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3篇
  免费   41篇
教育   7855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45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40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877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包含三种成分:即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新时期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这三种文化凝聚而成。中华诗词作为这三种文化的文学表现形式,使民族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毛主席诗创作的时间顺序,分三段阐术述了字其写作的特点及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李海泳 《语文知识》2000,(11):64-65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我们可以听到盛唐时人爽朗的笑声,可以激荡于宋人慷慨悲歌的豪情,可以领略黄沙滚滚、天野苍茫的异域风光,可以陶醉于山野中小桥流水的雅致。对相同体裁或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从中探寻古人的文化情感和民族灵魂,总结古典文学的审美经验,别有一番情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登宣城谢朓北  相似文献   
14.
诗词中的“寄托”是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它是我国诗人和词人惯用的手法。“寄托”起源于传统的比兴手法,它由一个诗章、一个意象的比兴,发展成为全篇的比兴,而寄寓表达词句表层意思之后的作者的深层的情志,只把诗词表面的形象作为载体,这种表现方法就成了“寄托”。比如李白的《梦  相似文献   
15.
冉守训 《钓鱼》2005,(2):52-52
这条小巷中,住着十几位喜欢钓鱼的离退休人员,大家经常在一起垂钓或谈经侃技,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赋诗填词。虽然造诣有高有低,但个个文思奔涌,或触景生情,或有感而发,每每都有咏钓新作。正如我们的“诗评家“李大个子所说:“这些诗词,是发自肺腑的垂钓者之歌,可以鼓舞钓志,增添情趣,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6.
诗词教学应启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使学生能“入甚境”、“悟其神”。具体可通过展示画面,填补“空隙”、理解蕴籍、述评点化等方式进行,以达到美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生难免独处,独处之时或百无聊赖,或黯然神伤,或自得其乐,古典诗词深入细腻地刻画了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种种独处心理和精神状态,描绘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独”形象。  相似文献   
18.
石林,蜚声中外的“天下第一奇观”。自发现和开发、定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以来,骚人墨客吟咏的诗词作品,日渐增多。本文反映了“石林文化圈”的一个侧面,作者广泛搜集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评价,力求展现其全貌。  相似文献   
19.
本对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籍贯、出身时代以及其身世经历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和阐述,填补了学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文章憎命达”,用在苏轼身上再恰当不过。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乌台诗案”后,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的苏轼,泛舟赤壁,于贬者-悲客-扁舟-荒隅的狭小境地,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合理嫁接时空.巧妙串缀经纬,写出了想象丰富、哲理深邃的旷世美文《赤壁赋》。鉴赏此文,我觉得较之于磅礴的文笔和深邃的哲理,文中虚实结合产生的空间张力美更令人回味无穷.愈品愈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