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2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正唐朝最著名的狂草代表人物,就是张旭和《苦笋帖》的作者怀素,二人并称"颠张醉素"。怀素嗜酒。一天,他在家中独酌,不觉有些醉了。酷暑难当,内热烦躁,于是煮饮朋友送的苦笋茶,微苦的清香含着一缕甘甜,沁入心脾,顿生清凉……好茶!怀素想向朋  相似文献   
172.
正课前谈话1.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休——一个人依靠大树,表示"休"息;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2.汉字所组成的词语也很有意思。比如:"聪明",一个学生能在课堂上用"耳"仔细听讲,用"眼"认真观察,用"口"大胆表达,用"心"思考,并且每"日"这样做,每"月"也能这样坚持做,那么,他就会慢慢地变得  相似文献   
173.
味觉作为人的基本感觉之一,常常被借用来表达情感或其他的抽象特征。虽然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认知过程肯定不会完全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却总能表现出大量的共性。这些个性与共性在语言中均得以反映。基于此,通过俄汉词典释义的方法来研究味觉形容词中的"甜"与"苦",探究在俄汉两民族语言中对这两个词的隐喻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4.
中国哲学始祖老子出生地在何处,是学术界聚讼的话题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及行政区划的更变,老子出生地名也多变,因而出现安徽涡阳、河南鹿邑两种声音。《史记》说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铭》说老子楚相县人,相虚荒而属苦;北魏陈留郡新置谷阳县境有苦城,唐宋时谷阳县先后更名真源和卫真。老子故里明清属亳州城父,清末属涡阳县。老子出生地名虽多变,然其位于“谯左”“涡阳”千载不变。河南鹿邑说缘于晋初《太康地记》所云“梁国,苦,城东有赖陵祠,老子所生地”。之后,唐人编纂《晋书》收入并误引为《汉书》注。元鹿邑东迁于亳州西40里处新建县城,新修老子庙及升仙台,复制历代碑刻,进一步误导后人的认知,混乱了老子出生地。然春秋楚苦县与汉陈苦县实非一地,晋陈郡父阳县与北魏陈留郡谷阳县亦无关联。鹿邑境晋陈苦县(父阳县)老子祠,属汉晋道教文化遗存,与其他地方的老子传说一样,承载着人们对老学的虔诚与自信。历代典籍以无可争辩的史实厘清两苦县的沿革,昭示世人:老子故里在涡阳,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5.
出身贫寒的舒州人曹松,以"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的苦吟实践,学贾岛为诗,又能有所创新。在"吟诗应无罪,当路却如仇"社会环境极度混乱的晚唐,至光化四年(公元901),"七十余"方中进士。因是年为昭宗"内难新平"的"反正之年",得以"五老榜"授于"正九品"校书郎。几十年的落榜"滞留"和"避乱",曹松尝游大半中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章,属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组成部分。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今天,追索、钩沉唐才子曹松的人生史迹与赏析、研究其诗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6.
在当轮船洗碗工的日子里 (俄)高尔基 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终于跑了。我在堤岸上闲荡了两三天,在好心的装卸工人那里吃饭,和他们一起住在码头上。后来,其中的一位对我说:  相似文献   
177.
陆游在夔州期间,创作的诗歌中充满"苦"与"恨"。其原因既有远游苦累、生活艰辛,更有思乡悲老的失意愁苦和报国无门的苦闷怅恨。其中报国无门的悲苦以及壮志难酬的怅恨,是陆游夔州诗歌充满"苦"和"恨"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178.
人们每天的饮食总离不开一个“味”字.而味又归结为:酸甜苦辣咸五种。人们大多喜欢甜的,喜欢咸的,喜欢酸的,喜欢辣的,却很少有人喜欢苦的。  相似文献   
179.
案例:教学《苦柚》 第一步,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述了一件什么事,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学生以圈圈、点点、画画的方式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80.
元杂剧《冤家债主》是以宣扬佛教思想为主的杂剧,对剧中所表现的佛教的八苦思想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从中领略到其社会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