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核心课程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在美国大学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层次性的课程设置 ,以及注重原著的课程实施。这些对于我国大学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2.
帮助     
桑迪在青年时期,是个非常好的学生,可是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因此只能依靠奖学金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在那里,他遇见了他的室友,他也同样在接受学校资助。  相似文献   
63.
去年的金秋时节.纽约气候宜人.风光无限。我来到已经走过250年漫长岁月的哥伦比亚大学.不禁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两个半世纪以来.哥大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著名大学.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有众多的海外各国留学生在此读书深造。近百年来活跃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教育、学术界的那些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不在少数。随口数来.即有胡适、冯友兰、张伯苓、蒋梦麟、蒋廷黻、陶行知、陈鹤琴、顾维钧、宋子文、徐志摩等.不下几十位:如果再加上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如今,到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更多。漫步在哥大古典而又现代的校园.不时会迎来华族学子自豪而又惬意的笑脸。可以讲.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学的一部分.中国社会文化与哥伦比亚大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鉴于此,  相似文献   
64.
李开复 《知识窗》2010,(5):38-39
来哥伦比亚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刚走进自己的宿舍,就看到一个棕发碧眼的男孩冲我微笑:“嗨,我叫拉斯,把东西放在这里吧。”这就是我的室友拉斯,我们一起住了整整两年半。  相似文献   
65.
2005年4月,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阿瑟莱文院长的邀请,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先生赴美做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是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工作过的教育社区,也是我国陶行知、胡适、蒋梦麟、张伯苓等教育宗师求学的母校。  相似文献   
6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东南大学构成了哥大与中国教育文化交流的精彩一章.哥伦比亚大学不仅培养了东南大学的骨干教师,而且深刻影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武,从而使东南大学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7.
Mike 《高中生》2009,(6):62-62
2003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难忘的~年,那年年初的非典疫情大家一定还没有忘记,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跨入了加拿大的国门。当时我们这一批学生总共50人,加拿大政府规定我们这一批留学生要隔离10天后才能放行,所以我们在学校的安排下住在温哥华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与世隔绝”10天后,我们才一路带着好奇和疲倦到达了我们的学校——里贾纳大学。  相似文献   
68.
北京时间4月21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这个由报业大王普利策100年前捐资创办的新闻殿堂,宣布了2009年的普利策奖结果。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及所属的编辑记者,卷走了全部14个新闻奖项。之前许多人抱有希望的网络媒体最终却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69.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李瞻教授是新闻史、新闻学理论、政策与制度研究的著名学者,在海内外均享有盛誉。此次笔者受政大邀请赴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得以近距离接触这位已入耄耋之年,但却仍活跃在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前沿的前辈。李瞻先生以  相似文献   
70.
任小锋博士简介:出生在湖南澧县,户口在北京东城区,在美国20多年。1995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之后在美国从事化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多年,主攻方向为有机化学合成、工艺、及绿色化学和材料的开发等。现致力于中欧美科技咨询和文化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