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22篇
科学研究   14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32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以侯易的词汇重复理论为框架,按照等距抽样原则,从选取的英汉语料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比分析英汉叙事语篇中词汇衔接的使用异同,结果发现两种语言在四种词汇重复手段的使用上均有不同,究其原因在于语言中形合与意合的区别。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启示:将词汇纳入语篇层次,关注语篇中的词形及语义网络中的单词。  相似文献   
99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思维与语言的纽带。本文基于语料库,对英汉"红"和"蓝"习语中的隐喻认知加以分析,证实由于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认知心理上的差异,使英汉这两种颜色词带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其中体现的隐喻认知也必然表现出各自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生源素质、语言学课程教材的选用和教材的内容都决定了三本院校的语言学课程必须要改革,我们主张在英汉对比模式下改革三本院校的语言学课程。这一模式的中心目的是培养学生英汉差异意识,培养英语产出能力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  相似文献   
994.
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英汉两种语言颜色隐喻和翻译既呈现出共性,又因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文章通过对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对比分析,从人类对颜色的认知、英汉语颜色隐喻认知同文化的关系及其在翻译中的差异等不同角度强调英汉颜色词的民族特性,旨在加深人类对颜色隐喻认知的理解和正确翻译英汉颜色词。  相似文献   
995.
最近十几年来,语料库翻译研究引起了译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目前全世界建起了各种大型语料库,但由于很多语料库并不对公众开放,很多教学和科研人员开始自建平行语料库用于翻译实践和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保证利用互联网创建的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代表性,并提出自建语料库时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包括词频、网站的国别标志、网站的权威性和译者信息等.  相似文献   
996.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的不同,语言中对应的词汇所包含的语义范围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词义不对等、精确性不一致的现象。从英汉一词多义现象、构词模式和上下义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可发现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广、词汇的概念化程度较强,且其具有形态化的语言标志,所有这些使得英语词义的精确性高于汉语词义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97.
刘堃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95-96
从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优化英汉互译课程的必要性入手,理论上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英汉互译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方式加以考查、反馈,在理论、实践上均证实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应用于英汉互译课程是可行而且有效的.这将为英汉互译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较新的思维空间,解决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998.
王静 《大观周刊》2012,(51):358-358
针对习语来说,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沉淀,是语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固定的或者标准的用法,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特质,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载体。因此,要想做好习语的翻译,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粗略的说就是一种文化翻译。本文就探讨了英汉的文化差异及习语翻译的一些基本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999.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英语GoVPbare构式和汉语"来、去+VP"构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点。借助于Talmy的运动事件概念和Lakoff的"始源-路径-目的地"意象图式从认知的角度探析了两类构式认知上的实现机制。认为英民族的认知顺序是先图形后背景,而汉民族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0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不同的民族因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背景等条件的不同,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不同,这给习语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习语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习语所蕴含的语义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