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4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教育   27510篇
科学研究   1845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168篇
综合类   1029篇
文化理论   141篇
信息传播   156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1378篇
  2014年   3351篇
  2013年   2361篇
  2012年   2674篇
  2011年   2897篇
  2010年   2422篇
  2009年   2348篇
  2008年   2835篇
  2007年   2022篇
  2006年   1462篇
  2005年   1224篇
  2004年   1081篇
  2003年   952篇
  2002年   727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精神支柱。班级文化建设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又有多变的形式,因人、因事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素材,让班级文化建设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走在学生的前列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2.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教师事先已经预设了整个教学流程,也无法保障课堂教学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下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实现获得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3.
《我是独生女(子)》是苏教版·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主题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的第四课。本课引导孩子辩证地看自己,发现独生子女的优势,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逐步构建完善自我和规划人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4.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发端于美国,对我国自学考试考生的自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而我国对自考生个人自学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将三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自考生自我导向学习策略的研究做一综述,并摸清自我导向学习策略的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促进该课题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学生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将呈现更多的非线性、不定性和开放性,教师应该正确了解并诊断预习情况,因势利导,科学组织教学,使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6.
吴坤女 《课外阅读》2011,(3):186-186
本文根据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助餐”式的教学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及实践后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通过反思高职美术教师在思想上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提出自我更新专业发展的方法,其中反思和实践是进行专业发展的关键,最终获得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8.
苏教版《大作家的小老师》呼吁学生关注“谦虚”的美德。但文本的道德关注遭遇学生的质疑——文本的虚假与刻意。因此,对于儿童的成长,更应从教材艺术性的角度关注,让真实引领,同时更应从学生的思维延伸角度关注,让文本成为求知、进取、做人理念提升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59.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小学阶段每个学生在考试测验中基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可一旦进入了中学阶段,这些学生就会分化明显。除去外在的家庭等原因,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己的后续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推手就是老旧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相似文献   
160.
<正>1.德育目标旨向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性发展。人的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道德意义上的完整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人的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当下学校德育要求学生在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整合性发展,即要全面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使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和谐全面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