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褚峥  殷慧勤 《现代语文》2002,(11):22-23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一节记:“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历来注家皆以为“白衣冠”乃凶丧之服。其理由有二:一、明知荆轲难以生还,故像送丧那样的送他,制造一种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表示生离死别;二、有激励荆轲之意。果真如此吗?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其理由有二: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一直是丧服的主色,但不可忽视的是,白色又曾经是中国古代平民的常用服色。《辞海》“白衣”:古代人民衣白衣。《史记·儒林列传序》:“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就是说公孙弘原来是位平民学者出身。“白冠”令…  相似文献   
23.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人才任用的很多学问。  相似文献   
24.
《中国文化报》报道,继刘恒原创话剧《窝头会馆》创造了一票难求的佳绩后,北京人艺再度请名家出山。日前,人艺今年首部原创话剧《我们的荆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剧是作家莫言的首部大剧场话剧作品。莫言表示,《我们的荆轲》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人物和史实基本上忠实于原著,但对人物行为的动机却做了大胆的推度。导演任鸣说:《我们的荆轲》关键不是荆轲,而是我们。  相似文献   
25.
秦武阳是荆轲刺秦王的助手,《荆轲刺秦王》中对他身世的介绍只有寥寥19个字:“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对他在秦廷上的表现也只用了四个字:“色变振恐。”可以说作者刻画秦武阳时,语约意丰,惜墨如金。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切莫小觑这个人物,他在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人教版高语必修①《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有两句话,一是第8段:“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一是第10段中:“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相似文献   
27.
荆轲刺秦"可谓中国的一部英雄挽歌,在各个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尤其对《全唐诗》中有关荆轲的诗作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时世的兴衰对荆轲主题诗的影响颇大。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同题而作说明该文题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8.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荆轲能算一个英雄吗?作为英雄,荆轲最主要的品质不外乎勇于献身和长于谋略。如果以此来衡量荆轲,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29.
1991年金秋时节,江西上饶的信江之畔,“初生牛犊”的程红兵老师为参加全国“信江之秋”中学语文教学讲习会的同行们上了一节闪烁着人文泪花的语文课。学生是高三学生,课文是《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在高昂激越、悲情四射商音羽调中,  相似文献   
30.
荆轲在等谁     
吴建勋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4):64-64,70
文章针对《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的疑问,对"荆轲在等谁"的悬念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认为荆轲等的人很可能是狗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