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路翎小说以荒原为底色,容纳着深层的荒原意识。作为一个价值中立区、历史中间物,它具有虚无性、芜杂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并体现出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以及对现代生存观念的洞悉。  相似文献   
12.
掬水留香     
一阵风,可以唤醒一个季节;一颗芽,可以振奋一滩荒原;一腔热血,可以融化一把钢刀;一点希望,可以燃烧一片蓝天!——题记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我亦如此。我  相似文献   
13.
艾略特     
《中文自修》2008,(5):F0002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呼啸山庄》的精神本质。自由在小说中表现为两个典型的意象:荒原和死亡。荒原作为人物自由精神的象征,成为小说中的风景。以死亡的极端形式塑造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两个极端个性化的人物。他们的极端行为和小说风景相辅相成。在原始的生命激情中,共同构成了一幅本真人性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15.
《荒原狼》自1930年始即为国人所知,但直到1986年才出现中译本,之后中国曾掀起短暂的阅读热潮,但流传不广,影响也不大。上世纪90年代,《荒原狼》在审美层面开始了步履维艰的经典化之路。进入新世纪,该书被部分读者推崇为名著和经典,但它在体现其经典化合法地位的高校教材中处境尴尬。《荒原狼》仍然处在经典建构的路上。  相似文献   
16.
《荒原》的作者艾略特是一位虔诚的英国天主教徒,体现在诗作中则表现为对《圣经》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荒原》继承了古代先知精神,采取“异象体”的启示方式,警策世人,传播文化清洁之意,弥漫全诗的意象蕴含着西方传统宗教文化中的救赎和重生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文自修》2008,(7):86-87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空间小说作品《什卡斯塔》(Shikasta)从一个宇宙档案家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已经成为精神荒原的星球什卡斯塔,正经历着丈明实体死亡前的痛苦。笔者通过对这个星球发展和衰败及重生过程的细致剖析,试析莱辛对于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洗从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特色是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它处处显示出作者的聪明和灵动,优雅和娴静.他在强调"美在生命"的同时,又注重文学艺术的现实指导意义,那些湘西题材的作品在严格的现实关系基础上,再现"乡下人"的性格与命运.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又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美学特色形成了沈从文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荒原蚁丘》女主人公比阿特丽丝的形象进行深入探讨,以她的童年经历作为切入点分析其成长背后的隐痛,展示她对本土文化中各种形式的男性中心主义的警惕与批判;同时揭示出非洲女性在后殖民时代所面临的种种话语诱惑与陷阱,并挖掘比阿特丽丝在复杂语境下突围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