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25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12篇
体育   207篇
综合类   375篇
文化理论   81篇
信息传播   43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677篇
  2011年   979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黄琮生年考     
《滇诗嗣音集》作者黄琮卒于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清史稿》有确载。但其生年学者多云不详或予以规避。今结合方树梅提供的线索,据曾国藩《黄矩卿师之父母寿序》,知黄琮的生年应为清仁宗嘉庆三年(1798年)。  相似文献   
962.
顾毅 《现代语文》2013,(4):31-32
近日听了某校高一年级一节公开课,讲授的是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送友人》,下面先简介这位老师的授课流程。首先以送别诗的悲凉特点导入本节课,然后老师说:"下面进入下一个议题:分析首联是如何写景的。"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答案,在我们看来这几位同学的答案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老师在大部分同学的板书上都打了"红叉叉",他让同学们反思答案为何不对,结果班上同学很  相似文献   
963.
阮籍的《咏怀诗》向以幽深、隐晦著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阮旨遥深",钟嵘《诗品》评阮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后人多赞同,但因角度和解读方法的相去各异,对阮诗的读解有不少忽视诗歌本身,笔者试图采撷前贤今人之高论,结合一己之感悟,略述读《咏怀诗》的浅见。  相似文献   
964.
程旭东 《现代语文》2013,(12):61-63
宋词十大名篇中,位居综合指数排行榜榜首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难怪胡仔云:“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七月苏轼游赤壁,作《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似文献   
965.
从文化意象与动态顺应论的内涵来看,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与动态顺应论高度契合。在结合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实例,探讨了动态顺应在菊花意象翻译中的应用。研究指出译者在翻译菊花文化所表达的隐逸与道德象征意义时为顺应目的语的语言和环境,将原文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66.
《红楼梦》中的诗学观包罗万象,体系完备.论文从书中潜隐的诗学观“峙如其人”入手,进一步论证了作者对诗人之“真”和“自然”之境的追求,以及作为主要载体的咏物题材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7.
人名巧入诗联,既风趣又别致。1982年除夕,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迎春征联活动中,有这样一副获奖对联:"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这副对联的上、下联都是由当代文艺界的三位知名人士碧野、田间、牛得草和金山、林里、马识途的名字串连而成。此联构思精巧,意义连贯,意境也十分含蓄、优美,并无生搬硬凑之嫌。  相似文献   
968.
蜡梅花开     
小区的花坛里有菊花、月季花、玫瑰花……我最喜欢的是蜡梅花。每到天寒地冻的时候,花坛里的蜡梅就萌发了。寒风中,一根根枝权像铮铮铁骨伸展着。没有绿叶的陪衬,裸露的枝上却长出豆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骨朵越长越大,最后慢慢绽开成美丽的蜡梅花。  相似文献   
969.
别离,是芸芸众生经常演出的重要人生节目,现代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交通不便、通信困难甚至常常是兵荒马乱的古代?唐人抒写离愁别恨的别离诗。名篇成百上千,就像一阕大合唱,从初唐一直唱到晚唐,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直唱到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相似文献   
970.
落花有情     
花落和花开.同样能激发古人的诗兴。花开,令人联想到美丽的青春,容易产生生命的冲动:花落,则容易让人感到生命之美的短暂和大自然的无情,兴起哀伤的幽思。所以,从“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杜甫《曲江》),到“水流花谢两无情”(唐·崔涂《春夕》)和“无可奈何花落去”(宋.晏殊《浣溪沙》),无数类似的题咏构成了落花诗的主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