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清代唐彪的《家塾教学法》是《读书作文谱》与《父师善诱法》的合刻本,更是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著作。《父师善诱法》中提出的关于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争做"学优而又勤且严"的教书人等方面的深刻论述,对教学阶段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2.
南京甘家巷西梁始兴郡王萧憺神道石刻之东约60米的一对南朝石兽,自晚清张璜推定属墓主梁鄱阳郡王萧恢以来,学界少有异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萧恢墓虽在南京,但并无具体葬地的信息;而从石刻的位置关系及造型看,这对石兽与萧恢的身份与年代均不吻合。它们距萧憺石刻仅咫尺之遥,其地应在梁始兴王国陵园内,墓主无疑与萧憺家族相关。萧憺家族成员中,其世子始兴嗣王萧亮约卒于梁大同二年(536年)。这对石兽地处萧憺石刻东侧的下方,和萧憺、萧亮父子身份的尊卑关系相符。其造型、装饰风格与梁南康简王萧绩石兽极为接近,萧绩大通三年(529年)疾薨,与萧亮仅相隔7年。综此分析,这对石兽极可能是萧憺世子始兴嗣王萧亮墓前列置。  相似文献   
83.
萧绎一直被人们认为具有"倡导新变,推重情性"的文论思想,这一论点的确立多来自于其著述<金楼子>中的一段对"文"的阐释,但对这一论断的理解离不开整体内容的制约,通过对"立言"篇主旨的探求得出萧绎整体的文学观念是以崇古尚儒为出发点的,他真正看重的是立一家之言名树千古的著述事业.  相似文献   
84.
根据方国瑜先生的解释,(父)(父)应属于六书中的形声字.如果从文化学和文字学两个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这个字不仅与声符"(丰)"的读音有关,而且与它的意义和形体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5.
中国手工业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夏初期开始至19世纪中叶。技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生存技艺的传承。最早的手工业专门著作《考工记》记述了官营手工业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保留有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的儒家经典著作《学记》反映了当时“父承子继,世代相传”的技艺教育制度;私学兴起又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给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6.
《屋上的狂人》和《父归》是菊池宽戏剧的代表作。这两部反映家庭纠葛的作品都成功地揭示出合理主义思想下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通过文本分析,读者可以从中窥视出菊池宽对待合理主义思想和亲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87.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经作者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北萧关”的地址作了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8.
至此双方形成五九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阵势,黑炮2进4属于老式变化,现在一般走车1平2快速出子。  相似文献   
89.
《论语·学而》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政於父之道,可谓孝矣”,传统的解释认为孔子强调一种愚孝,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绝对服从。这是一种误解。正确的解释应为:父(母)活着,观看儿子的心意知道他孝还是不孝;父(母)去世了,观看他的行动,在三年服丧期间是否改变了对父(母)的惦念和哀戚之情,就可以知道他孝与不孝。孔子强调的只是对父母的心意和感情。  相似文献   
90.
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晏子春秋》的断句与词义还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例析如下:第一则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晏子春秋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这两句话是晏子对齐景公的谏言,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争论。为便于讨论,我们将晏子的这一段谏言征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