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415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134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4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继中共中央党校著名学者吴忠民首部关于公正研究的著作——《社会公正论》于2004年出版后,其历时4年完成的新作《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4月26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在第十八届书博会上推出。  相似文献   
992.
董宁川,男,1919年12月生,大理白族,中共党员.1939年毕业于河内法文中学,1945年毕业于华中大学英语系.1948年留学巴黎政治学院,1950年获巴黎大学文史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任世界和平委员会和亚非团结委员会助理书记;1953年任布拉格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开罗亚非团结理事会助理书记.……  相似文献   
993.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诸多能力之中,自主探究能力又居于主导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它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启发学生思维,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林寒 《中国教师》2008,(9):33-34
在台湾教育界,一提起贾馥茗,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半个多世纪之前历经战乱,只身赴台的女性,不仅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学业,最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而且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研究教育,辛勤躬耕几十载,成为台湾教育学术界公认的泰斗。  相似文献   
995.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细枝末节’,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教师走上讲台,就是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接触,同时也作为审美对象站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老师的观察、了解、模仿是长时间的、相对固定的,也是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996.
呱唧呱唧     
《小学生》2008,(4)
充满自信的缺陷,远比缺乏自信的美更富有魅力。——著名影星索非亚·罗兰年  相似文献   
997.
章叶尊 《学语文》2008,(2):24-2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  相似文献   
998.
著名教育家雅斯培认为,教育不是有知带动无知的偶发事件,而是人们一同去发现真理,寻回自我的唯一途径。语文教学势必也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发现真理和寻回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讲: “当我们被面临的大量信息所淹没时,就很难知道该关注什么。注意力而不是信息就成了稀缺的东西,那些能够把有价值的信息与虚假信息区分开来的人就取得了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佚名 《云南教育》2008,(19):24-25
著名大学在于有著名大师,而著名小学在于有著名校风。 我们不担心学校的文化课,因为中国的文化课程世界第一;我们担心学校的校风,因为小学期间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的这6年所形成的心得,是他们以后走向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如果学校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校风,这种环境训练出来的孩子,其人格是有缺陷的。成绩不好可以补,人格不健全则无法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