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415篇
科学研究   28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39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2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广告纠纷即是围绕广告方、广告经营、广告发布、消费和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等广告当事人而进行的与各自权益、利益相关的系列活动。广告纠纷因当事人不同,纠纷也各异,产生的后果也不同,因作为广告发布的省级党报在广告当事人中的特殊地位,本仅探讨党报因广告经营而产生的纠纷及纠纷的防范。  相似文献   
42.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任何一项技术革命的出现都对社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矛盾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对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的报道中,表现出传统媒体无法与其相比的优势:快捷、信息的多源(便于受众比较)、互动,让受众可以参与对事件的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和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43.
近些年来,新闻队伍中的个别编辑、记者的人格失缺,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这些社会公害严重损害传媒的形象和公信力.塑造新闻工作者的高尚人格素质成了当务之急,范长江说,“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重温这句话,仍发人深省。我以为,守责、守法、守信、守德,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人格的四要素。  相似文献   
44.
贵在认真、再认真--谈谈如何识别虚假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三讲里,我们叙述和讨论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党历史上的两次反对虚假新闻运动概括.以及当前虚假新闻的主要特点与成因。那么,应该如何识别虚假新闻呢?  相似文献   
45.
《新闻实践》2005,(7):5-7
一、充分认识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姜军(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杭州新闻战线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认真总结制止虚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了虚假新闻的危害,对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逐一进行梳理,整理出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和事例,对问题的表现、存在的原因等作了分析归纳,解剖阐释,形成共识。这几年,市委宣传部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加强指导,以疏代堵,本着尊重群众知情权,增强信息公开度的原则,积极主动、及时疏导,力争在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公  相似文献   
46.
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老百姓无不痛恨。这种现象,在新闻界也并非鲜见。本刊对今年上半年以来的虚假新闻略作“盘点”,流传颇广、影响恶劣的就有十例,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曝光”不是目的。刊出这个“十例”,还是意在警醒、反省,举一反三,使各媒体不蹈前辙。故对“原创”媒体隐去全名,并与业界学界同鉴共省。  相似文献   
47.
伪闻六害     
伪闻者,假新闻也。跟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伪书,两者好有一比。相同的是,它们都姓伪,都姓假,又同属传媒产品、出版物;不同的是,伪书是这一两年新闻出版界新冒出来的“毒瘤”,当然是危害极大的“毒瘤”,而伪闻呢,其“资历”较前者为“老”,其危害也大,可说是新闻界传播界的一大顽症。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顽症不除民无宁日。伪闻实在害人不浅。  相似文献   
48.
高萍 《新闻知识》2005,(9):14-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新旧体制的交织、社会利益的分化、价值取向的冲突、心理状态的失衡、化碰撞的加剧等,使得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变得日益纷繁复杂。如何在这一社会变革期内,更好地发挥大众媒体的社会职能,履行其公共责任,从而形成推动社会明进步的良好氛围,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9.
林颖 《青年记者》2005,(2):48-48
北京新兴医院靠巨额广告打造的“包治百病”神话、送子神话在众多媒体的质疑中破灭了。神话破灭后,社会开始思考谁该为这个“神话”的始末负责任呢?是医疗机构、广告明星、具有审批和监管职责的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还是媒体的责任?细究起来,每个环节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媒体乃社会公器,却为金钱所撼动,为虚假广告提供平台,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欺骗广大的观众,实为损民之举。  相似文献   
50.
许好好 《传媒观察》2005,(10):38-40
近年来,我国传媒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虚假新闻的泛滥和蔓延不仅严重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引起了广大受众的不满和气愤,同时也削弱了当代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