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晒片段     
这里的冬天,好似一个大皮囊,外表泛泛,却包罗万象,特别是那来自大山最深处的声音,来自田野里的自然万物,一切都归于宁静。全家从无锡飞到成都,然后转乘大巴车,一路驶向剑阁老家。这里沿线地势险要,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早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老家的山也是极高的,山路崎岖,甚是陡峭。冬天刚下过一场雪,那白茫茫的单色调,平添了山的高度。车子行驶在山崖边,山崖下的白雾袭了上来,渐渐地,什么都不清晰了。我好似畅游梦幻之境,素白的雾,静静的声,一切都好似静止了。我依稀感到那雾在飘荡,忽的一声(?)  相似文献   
12.
李白"谪仙"称号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来到长安,遇见贺知章。贺知章读到他的《蜀道难》,人为赞赏,称他为“谪仙”。从此,“谪仙”称号就与李白紧紧的联系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3.
李炳荣 《学语文》2005,(3):2-32,29
盾天宝年间,诗人李白于长安送别友人入蜀.感慨于时事的艰辛,社会的莫测,作《蜀道难》(见卷首)以赠友。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但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座右铭,李白也不例外。但这一标准在李白身上却多了一份旷达和潇洒。放浪形骸于不羁。掩盖的是诗人一颗孜孜以求的疲惫的心。《蜀道难》正是这一心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陇道难”诗共计十六首。这十六首诗记述了杜甫从陇入蜀的一段行程,与李白的名篇《蜀道难》诗的从秦入蜀的行程有交叉之处,因而有可比点。对杜甫的“陇道难”组诗与李白的《蜀道难》诗进行比较,以期探究杜诗与李诗在心理背景、表现手法及风格特色诸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名篇名句的默写,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不少同学虽然平时花费了不少时间背诵,但默写却时常丢分,致使平时努力付诸东流,着实令人惋惜,而写错别字则是最主要的失分原因。在平时的阅卷中,有四种类型的字,考生容易写错。一、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的字容易写错。这又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容  相似文献   
16.
“前《蜀道难炉是对李白《蜀道难》以前的萧纲、刘孝威、阴铿、张文琮等诗人的古乐府旧题之作的统称。李白的《蜀道难》成就和影响最大,但前《蜀道难》也各有特色。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展现了蜀道之艰险难行,同时还以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和严整、简洁、平实与谐和的语言风貌,在内容角度、情感表达、句法音韵等方面共同为李白《蜀道难》的继承创新奠定了基础。前《蜀道难》,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说是当学习委员难,难于上青天!这学期要进行班干部竞选。一向不大方的我为了品尝品尝"当官"的滋味,就自告奋勇地竞选学习委员。我想这"官"还不错吧。既然是学习委员,就应当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8.
殷墙《河岳英灵集》称。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奇”者,别创新路,尽脱超凡,不拘陈套。《蜀道难》“奇”在何处?前人已有相关的评论,本文试在前人说法基础上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板块式教学和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相关内容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以板块状的模式进行设置,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