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曾瑞祥 《高中生》2011,(24):16-17
古诗文默写是高考语文的传统题型,一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课标建议的背诵篇目有60篇,这60篇背诵篇目你是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还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不用担心,看了《古诗文默写预测题》一文,你会认为古诗文默写是最容易得分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2.
唐诗取材十分广泛,不拘一格。既有李白描写自然风光的《蜀道难》,也有孟浩然展示田园风情且具有旅游观光价值的《过故人庄》,还有杜甫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兵车行》和白居易描写君王悲剧的《长恨歌》……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浪漫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批判手法,林林总总,可以说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33.
“蜀”.自古以来就以其瑰丽神秘的特色而引人入胜。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无论是扬雄的《蜀王本纪》或是李白的《蜀道难》.都给人扑朔迷离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蜀文明的突然湮没,使得缺少文字记载的古蜀历史和五彩缤纷的古蜀传说交织在一起,给了后人各种猜测和遐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4.
忽悠自己     
凭我在大猩猩面前都不敢放肆炫耀的智商.要忽悠别人.恐怕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这样的智商。用于忽悠自己.则再合适不过了。我做过不少忽悠自己的事儿.今日挑选几则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供读者朋友一乐!  相似文献   
135.
136.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句话一直被人们重复着:灾难不可以选择,但面对灾难的方式却可以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以人类的良知、世界的眼睛著称的媒体,选择了前所未有的方式面对,由此带来媒体处置突发事件的动作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媒体,无可选择地要经受大震与大痛的严峻考验,如何在大痛中传递大爱,如何在谣言中廓清真相,如何在创伤中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37.
正作为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诗歌具备"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等审美特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诗歌的教学又常常因"诗无达诂"的特点使得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精妙的文字无从解起。诗歌的妙处往往在初读之时并不见奇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掘,这种发掘便是质疑。质疑不仅仅是一般的提问,不仅仅是教师有疑答疑的过程。真正的质疑应该是发现文本在平常处的超  相似文献   
138.
李白的《蜀道难》在吟蜀诗作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后世诗人从李白的《蜀道难》的趣旨"难"的相反角度出发,以《蜀道易》为题,创作了一系列诗作.较典型的有唐代陆畅的《蜀道易》,宋代晁说之、范成大的蜀道诗,明代方孝孺的《蜀道易·有序》,现代郭沫若的《蜀道奇》.《蜀道易》系列诗作,在表现内容上,从"难"转"易",实际上是对李白的《蜀道难》的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139.
千古诗人,莫不喜爱李太白;千古读者,更莫不熟知《蜀道难》。一曲《蜀道难》以其狂放不羁的笔锋、奔放激越的豪情、奇诡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乃至力拔山河、气吞宇宙的气势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绝唱。而诗中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更  相似文献   
140.
郑敏 《语文知识》2014,(10):34-35
教学《蜀道难》的传统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坐实主题,顺藤摸瓜寻根究底;2.单作送别诗处理,谈李白对友人的担忧与关怀;3.与同题材诗歌比较,极言蜀道之凶险,突出其在战乱年代易守难攻的特点。如是之处理,大体上也倒无可厚非,可是总给人隔岸观火、买椟还珠的感觉。笔者通过教学积累与反思,尝试换个角度,别样设计,试图探幽显微,重点品味《蜀道难》的“狞厉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