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2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和认识。认为社会秩序实际上靠的是“血缘、地缘、家庭”——三位一体的乡土精神来维持,根置于土地的乡土精神是中国农民生存的动力所在。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血缘关系是信任结构建立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2.
中华民族最高文化血缘先祖,并非炎、黄二帝,而是作为部落集群的少典氏和有氏。把一个民族的最高文化血缘世系追溯到作为集体人格的血缘先祖,比追溯到作为个体人格的血缘先祖更为科学。华夏初民把原始的先祖血缘崇拜感投注于炎、黄时,并非是为了单纯地追求民族的“绝对纯血缘”,而是力图借先祖图腾的文化向心力宏扬华夏的民族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今天我们高扬“炎黄子孙”,仍是一种文化血缘先祖崇拜意识,仍有增强民族内聚力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53.
我国古代家庭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是构成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本主要从宗法、婚姻、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古代家庭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4.
试论图腾与禁忌的产生先后申三,刘卫东一图腾(Totem),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中的血亲标志,也就是说氏族必有一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作为其标志,也是作为系族的始祖母的形象,表明氏族成员间有其血缘纽带的密切关系。正如人类学家佛莱则(J·G·Frazer...  相似文献   
155.
宗族文化与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宗族文化在新时期的迅速复活、蔓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宗族文化在本质上是与农村现代化相悖的,体现在:宗族文化的“宗法”与现代化的法治相悖;宗族文化的血缘性与现代化的业缘性相悖;宗族文化的封闭性与现代化的开放性相悖,等等。  相似文献   
156.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宗族秩序的回潮成为乡村社会的大事件,对于这一现象,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存在着宗族秩序的正反向两个维度之争,本文认为虽然宗法秩序相当成分的增长有悖于社会现代化,但村落宗族文化尚有其正面的因素,也有其能为现代化进程所运用的潜能,基层组织应对复兴的宗族秩序进行价值性的开掘,使其成为乡村社会的秩序转型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7.
亓程 《文教资料》2008,(19):11-13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淋漓尽致地真实展现了一个生活在父权宗法社会中的"吃人者",在长期焦虑的折磨下最终变成"吃人者",她心灵的扭曲,人性的裂变所产生的破坏力.本文试着从女性心理及其女性焦虑的角度来分析曼璐的人性扭曲过程.  相似文献   
158.
农民人情是农民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里 ,农民人情对农民伦理行为 ,经济行为均起支配作用。在现代社会里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人情也发生了变化。然而转型期的农村依然存在大量的传统因子 ,因此农民的人情在市场条件下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但人情与市场经济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两者相互碰撞易产生农民的人情危机。当然农民的人情危机并不能否定农民人情对市场经济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9.
中国与西方国家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截然不同,由此生发出迥然不同的两类国家模式。在中国式家国同构的拟血缘国家中,皇权、绅权与族权都是血缘群体共有制的产物。三者的同构性在于:它们都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祖权的制约——都必须遵守群体利益至上的祖宗成法。因此,三者的关系,绝不是西方国家建立在个体私有制上"公共权力"与"个体私有权"二元对立的分权关系,而是父家长专制集权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乡治与西方的自治是全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绅权也并非是国家的"授权"。  相似文献   
160.
一、秦朝开始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与前代相比,它强化了官员的行政职能,使宗法关系对于朝政的影响力愈益淡薄。中央执政集团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是朝廷首席文官,总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牵制丞相大权。太尉是负责全国军事的朝廷武官,但此职位常虚设。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府部门,处理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