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2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亚洲象之家     
正精灵豆爆料在亚洲象之家的大运动场里,大家最常见的身影就是象爸爸波波。因为,饭后闲步是象爸爸一直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只见它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翘首远望,大概是在期盼着遥居新疆的二儿子"缺鼻儿"远道归来吧!"缺鼻儿"在两岁的时候,担负着交换血缘、传承友谊的重要使命,离开家园,远赴新疆。如今,距离"缺鼻儿"重庆已经12年了,在这12年里,父亲"波波"无数次魂牵梦绕这个异乡的孩子。也只有独处的时候,爸  相似文献   
22.
在从氏族社会走向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方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文章试图通过对西周和古罗马早期王政的对比,揭示出两种文明所产生的截然不同政制格局,而这两种政制格局的确立无疑对中西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试论中国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国家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4.
25.
礼讼是指在宗法制度下 ,因王位继承者的嫡庶、丧服的等差、宗室勋戚的封号等礼仪问题所引起的争讼。朝鲜后期频繁发生的礼讼事件 ,与党派斗争交叉纠结 ,对社会政治不断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依据宗法理念和相关史实 ,分析了元宗追崇、己亥服制等礼讼事件在君统、宗法等问题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6.
人类作为智慧生物,当他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时,就总要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找到“不朽”的依据。在其他的化体系中,是由宗教为人们在彼岸世界中找到了灵魂永生的“天堂”;中国的传统化其思路则不一样,它是从此岸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找到了“不朽”的依据,这依据就是由舜帝的“孝感天地”所确定下来的“孝道”。这种“孝道”是以“自我”为中介,往上通过“孝敬父母”乃至“光宗耀祖”,往下通过“传宗接代”乃至“香火永继”,由此建立起一个上下相连绵延不绝的“血缘链”,而作为个体的自我,就在这绵延不绝的“血缘链”中获得了永生。  相似文献   
27.
论司马迁的文化复仇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中的复仇有宗法复仇、士林复仇和文化复仇三种形式,前两种复仇形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司马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复仇则是司马迁从抗争悲剧命运中独创的。其动力来源于人生的困厄与耻辱,其方式是诉诸文化学术著述事业,其特征表现为对个人恩怨的超越,其目的是对此前耻辱实现补偿和过补偿。文化复仇揭示了文化学术事业的功能与历史地位,拓展了人的深度与广度,并给人类留下了积极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28.
人之生命除了生理性实体生命之外,还可以分出血缘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因此,对于人类生命的独特性、本能的生命与自觉的生命、超越性精神生命的意义等的正确理解,是生命教育开展的基础与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9.
《孟子》中"窃负而逃"体现出来的孟子重情思想,有其时代背景的原因和人的本性之情的原因。它所体现出来的孟子重情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人的血缘亲情;二是对社会的理性之情。而如何将对亲人与对社会的感情达到一种平衡,不仅古人需要进行探讨,处于当代社会的我们亦需要对此深思。  相似文献   
30.
自1819年新加坡开埠以来,大量的中国人移居当地,到19世纪中期,华人数量已占新加坡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华族移民新加坡是自发组织的,离乡背井,在陌生的环境下还要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压迫,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纷纷成立各种团体。这些团体,就像几根强大的纽带,把远在异国他乡的广大华侨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统一体,团结互助,共同奋进,为当地及整个华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