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中国古典小说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午时三刻”行刑的情节。那么,行刑与“午时三刻”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范围看,行刑社会化已成为行刑领域的一个趋势,其深度与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有益探索.笔者首先阐述了对"社区矫正"的理解,其次从实际行刑的角度谈了此项改革的必要性和"社区矫正"制度运行中一些问题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31):11
正古代的捕快属于衙役。地方政府的组成,除了正印官之外,偶尔有杂佐,再就是六房书吏和三班衙役。三班衙役中,第一是皂班,是给县官老爷站班和做仪仗队的,审案时兼做行刑手,帮同吓唬人犯;其次是快班,就是捕快,用于拿贼、破案和催租税;第三是壮班,属于临时召集的那种,打打杂,危急状况时协助守城。  相似文献   
14.
"秋冬行刑"学说尽管肇始于先秦时期,但进入立法和司法领域并法制化却是在汉代。汉代推行"慎刑"法制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和刘安、董仲舒对"秋冬行刑"学说的创新推动了"秋冬行刑"学说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群 《寻根》2002,(6):43-45
1402年,明首都应天(今南京)城内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冤杀事件。这一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夺了侄子建帝朱允炆的皇位。朱棣命令建帝遗臣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时,遭到了拒绝和痛骂。朱棣恼羞成怒,下令灭方氏九族。为泄私恨,又将方孝孺的朋友、门生另凑成一族磔于市。圣旨颁布之后7天方行刑完毕,共杀戮873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株连之最。方孝孺老家浙江宁海溪上方村被生生从地球上抹去!  相似文献   
16.
无征古史寄幽思写字累了,便闲翻报纸,看到报上说某地要公祭炎帝陵,显然受到祭祀黄帝陵的刺激,有人在报纸上郑重其事地大声疾呼:都说是“炎黄子孙”,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并引经据典考证了炎、黄的分野与系谱,证实着他们各自作为“祖先”的资格。其实,发思古之幽情,本来是对当下有所思有所感,借了古代的人或事来抒发情怀、一吐胸中的块垒,本不必真的计较这怀古的历史真实性,像杜牧诗中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不能认真追问,否则便引起了关于曹操征江南的意图的疑问,也不必拘泥这追思的地理真实性,《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行刑原则是从刑事法律基本原则中派生出来的,它涉及实体法、程序法、刑事执行法的有机运做。从宏观上讲,行刑原则是制定和派生各种行刑法律规范的理论支点;从微观上看,具体行刑程序的制定要体现和遵循行刑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而唯独二月却只有28天(闰年除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凯撒修改历法时,本来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月是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二月是逢双也是30天。这样,大小各六个月,记起来方便。但这样算起来,一年共有366天,比一年应有的  相似文献   
19.
档案方面违法犯罪的规制主要体现在行政罚与刑事罚两个层面,由此产生档案安全领域行刑衔接,而行刑衔接有效推进直接影响到档案违法犯罪的规制成效。档案安全行刑衔接主要包括实体衔接和程序衔接两个方面,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档案安全行刑衔接存在法律体系缺乏有效衔接、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性、案件移送标准不明确、证据转换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因而,有必要从实体法层面拓展档案违法犯罪的范围。同时,在程序法层面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行刑衔接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协同机制、案件移送制度以及证据认定与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怀并加以特别保护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因而在刑事政策方面,各国一般更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与保护而淡化刑罚。文章从宽严相济的角度,提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实行非监禁化和行刑社会化,以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社会顽疾实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