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6206篇
科学研究   27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毛泽东生前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而且是写军事新闻的大手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和他的战友一道,一面指挥千军万马,同国内外的武装敌人作斗争,一面又配合战局的需要,挥笔写下多篇军事新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10月红军攻下吉安,1933年8月他以子任的笔名,写了红军故事《吉安的占领》;抗战胜利前夕,胡宗南部队突向我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淳经县的爷台山发起进攻,妄图挑动内战,毛泽东用新华社延安的电头,写了消息《爷台山战事扩大》,揭露蒋军;解放战争时期,他写的军事新闻更多了。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32.
一杯沧海     
《招生考试通讯》2006,(9):I0002-I0002
好个“一杯沧海”!这别致的标题,一下子就以量词错位手法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让人忍不住要看个究竟,这就是精心拟题的妙处。接着,考生开篇作比,即以博喻手法妙论书趣,精警而透辟;承下来,笔锋陡转,切入现实——读书者日见其少,巧妙地暗合了要求中的“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真真妙合无痕,还让人于其顿挫之笔下、精美的引用中、整饬的结构内、新奇的比喻里领略到该考生的真知灼见——“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最后仍以博喻收尾,既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旨,又使得全文圆融自然、浑然一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农业土壤碳储量和碳固定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水稻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水稻土有机碳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的基本资料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各类型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厚度、容重数据取自<安徽土壤>、<安徽土种>,其中部分土壤容重数据采用的是平均值.估算安徽省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库的储量为0.0918Pg,其中耕层为0.0527Pg,犁底层有机碳库为0.0391Pg.总碳密度为4.167kg/m2,耕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2.655kg/m2,犁底层平均碳密度为1.757kg/m2.  相似文献   
34.
电视剧《绝密使命》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影像语言谱写了红色交通线上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塑造了勇于牺牲、绝对忠诚的基层党员形象,弘扬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拓宽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35.
莎士比亚是举世闻名的双关语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使用了双关语的地方,在增添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起到了冷嘲热讽的效果,从而形象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在文章当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哈姆雷特》作品中至少有90处的双关语,在翻译过程中,双关语的应用可能会影响到翻译效果,所以有必要通过对双关语的评析,合理应用翻译策略,从而更好地传达作品想要表达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36.
如今,新闻报道进入了一个叙事的时代,一个“讲述”的时代。新闻叙事成为更新更快更重要的第三种叙事和交流方式,成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引用的叙事例证,以至于人们宣称,最好的短篇小说不在文学期刊中,而在南方周末这类报纸的深度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37.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风格"一词指的是作者某种与众不同的写作个性(包括思想个性,语言个性和独特的表现方式等)在作品中的稳定而鲜明的体现.在当代中国一些知名记者的作品中,就显示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一名记者,只要有比较独特的整体风格或语言修辞风格,即便作品不署名,读者也能看出是谁所写的.这就是说,新闻作品不但可以形成风格,而且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个人风格.南香红就是这样的一位记者.  相似文献   
38.
“题好文一半”,标题的重要功能在于能最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读者阅读一则新闻时,最先映人眼帘的就是标题。通过浏览标题,读者会对新闻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以便决定哪篇新闻报道该先读、可读或不读。一个精彩的新闻标题可以在瞬间拨动读者的心弦,犹如磁铁一般吸引着读者;相反,平庸乏味的新闻标题往往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9.
音响是构成广播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新闻音响强调实录,追求纪实性和现场感,是"实有其事"、"真有其声",富有极强的生活美和新闻美.①我们认为,广播新闻选择音响,是对传播主体意图和特定效果的强调和修饰,是强化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编制策略,是新闻追求叙述文本艺术化言说的重要s手段.本文试图从修辞学角度对广播新闻中音响的修辞选择及其主要修辞格作一点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0.
彭焕萍 《青年记者》2006,(23):75-76
修辞学的转向与新闻修辞 “修辞学转向”的出现是20世纪新修辞学与其它众多学科如语义学、交际学相结合的结果,同时也代表了修辞学发展的无限潜能——修辞无所不在。新的修辞理论开始强调修辞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及其巨大的实用价值。修辞学突破了古典修辞学的研究范畴,将关注视角延伸至几乎无所不包的人类交际行为。修辞学转向后,开始与现实紧密相连,关注生活中各种话语的研究,出现了对广告话语、各种非真实话语的修辞研究。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流动形式,新闻话语理所当然也受到了修辞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