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12367篇
科学研究   1221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629篇
综合类   464篇
文化理论   81篇
信息传播   13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1739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379篇
  2011年   1417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329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744篇
  2003年   465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正《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为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笔者认为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过程,而应是一个"动态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预设内容的落实,又有临时性资源  相似文献   
162.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和更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以及方法,这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传统强调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肯定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新课改”也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而  相似文献   
163.
语文课堂要关注语文元素,让学生经历学语文的过程,引领学生学习纯美的语文。笔者在设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注重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道,流淌着儿童学习语文的情趣,用纯美的语文不断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一、破题导入:理解题蕴,拉开学习语文的序幕师: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一篇课文,知道课题是什么吗?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将课题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64.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体系,在心理层面上是一个对自我文化和异文化感知的过程。承认和尊重文化差异,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有意义空间是推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发展的最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5.
本文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和级差系统对《声声慢》及其两个英译本的态度与级差资源进行分析比较,尝试从这一角度鉴别译文在有关处理上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6.
何先安 《考试周刊》2015,(14):116-117
<正>所谓问题化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质疑,与他人交流与反思,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明理导行,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对问题化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有了一些肤浅认识。一、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新课导入  相似文献   
167.
付玉蕊 《考试周刊》2015,(16):96-97
我们要培养的人才,首先要成为合格的人,其次要成为有用的才。鉴于此,作者认为不管哪个学段,无论哪个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应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8.
智力大冲关     
《红领巾》2014,(3)
正~~  相似文献   
169.
本文着眼于《理智与情感》中以as和than为标志词的三类比较句的应用及译法,分析三类比较句在原文中的意义,结合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比不同译者在翻译处理三类比较句时呈现的异同。不同的译法传递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展现了译者对原文蕴涵的情感态度的拿捏程度和表现强度。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