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12483篇
科学研究   846篇
各国文化   277篇
体育   521篇
综合类   657篇
文化理论   357篇
信息传播   336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1215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297篇
  2011年   1478篇
  2010年   1277篇
  2009年   1303篇
  2008年   1814篇
  2007年   1260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232.
毛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128-132,136
血的意象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具有非凡意义,铭记着时代风雨中民族的命运与生命的历程;余华的小说是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该文试图从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切入,分析其意象模式及内在律动,揭示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探讨血的意象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3.
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同古今中外传统“和谐思想”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渊源关系。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内容。它们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有着不可隔裂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34.
中苏关系恶化是意识形态的分歧、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国际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内因与外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两国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苏联政府的大国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235.
一、创新思维视角与审美价值观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惯常定势是一种消极性的东西。它使头脑忽略了定势之外的事物和观念,当代学生对客观对象作出美与丑、优与劣、悲与喜等美感价值判断。由审  相似文献   
236.
“卢现祥,最初学习经济学是以为学了经济学可以脱贫致富,结果物质生活上是脱贫了,但并没有跨入富裕阶层行列,好在自己感觉到精神上还有点富裕。这些年来主要是研究制度问题(代表作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希望寻找一种好制度,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这是一家报纸曾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用约一百字概括其学术经历的自白。制度很重要,制度影响一国经济绩效之类的问题已经成为理论家们的共识。但是好制度如何形成?好制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这是经济学家们亟需探讨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37.
“第三条道路”已成为西方政坛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理念。全球化是“第三条道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之一,同时,全球化理论也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条道路”的全球化理论隐含着偏颇和危险,是西方国家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238.
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规范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拟从立法入手,针对当前我国关于电子废弃物管理的实际情况,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标准体系,分析了政府、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各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等问题,希望能以此提高我国对于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39.
文章结合西方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大学英语教改指导思想,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教改中之利弊.  相似文献   
240.
近代西方人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感性的人到抽象的人,再到自然的人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理性主义人学和自然主义人学表现出来的。但二者都只是执着于人的本质的不同侧面,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人的全面本质。只有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超越了近代西方人学,确立了人之存在的现实基础——实践,并以此为出发建构了“总体的人”的人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