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3441篇
科学研究   1545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394篇
综合类   130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82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利用10对AFLP引物,对43份来自西藏地区部分野生类型油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27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214条呈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7.5%,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1.2条多态性带。通过NTSYS软件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群,并把西藏各地方来源及类型不明确的野生类型油菜划分到相应的类群中,从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鉴定,以充分利用野生类型油菜丰富的遗传资源,培育优良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62.
拉琼  许敏  扎西次仁 《西藏科技》2013,(12):69-70,80
文章介绍对拉萨河中游墨竹工卡县甲玛沟境内的山地植物群落的144个样方的物种组成调查,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和去势对应分析(DCA)方法对所调查的总数据进行分析。TWINPAN共划分出8个大的植被类群。经DCA排序揭示了海拔梯度下的8个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出水、热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变化对决定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3.
西藏林芝引种水杉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端 《西藏科技》1996,(2):60-61,57
水杉在海拔3000m的林芝已引种成功。苗期生长速度高于几种乡土速生树种。高径生长回归方程为Y3=19.89±24.83X3,Y13=13.97+44.00X13。如加强管理,年均高生长将超过30.91-44.27cm。宜进行多形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964.
文章分析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明确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创建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建立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等措施来解决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5.
建设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是我国西藏自治区落实主体功能区大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科学抉择。通过对西藏发展新动能转换、中央对西藏的发展定位以及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趋势的分析,阐释了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符合西藏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提出了把保护传承和改善优化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放在国家公园群建设的优先地位、作为国家主导的西藏富民兴藏和造福全人类的重要抓手,以及必须坚持科学研究、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的科学发展模式。借鉴国内外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和研究选题,形成了西藏国家公园群建设的研究框架,确定了以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规划方案为核心,规划前向开展第三极国家公园群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价值、旅游环境容量和山水林田湖系统提升潜力的基础研究,规划后向开展第三极国家公园群资源监测技术与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开发,为把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成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家公园群提供系统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66.
游珍  封志明  杨艳昭  施慧  李鹏 《资源科学》2020,42(2):394-406
人居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则是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已有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完成了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表明:①基于条件规则的综合评价法更适合进行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②西藏超过3/4的区域为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藏西北地区;临界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为16.78%,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昌都市澜沧江上游以及山南和林芝北部地区;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仅为5.83%,集中分布在藏东南、一江两河和澜沧江上游的河谷绿洲地带;③西藏不同类型乡村居民点的分布与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有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人类生活的乡镇驻地及村庄居民点分布占比随着人居环境适宜程度的增强而增加,代表高原牧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放牧点和古塔庙宇及文物古迹两类乡村居民点则反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西藏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和分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7.
张永飞 《教育》2011,(25):30
本刊致敬词在西藏雪域高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离开了曾经生活的熟悉的故乡,孤身一人来支教。伴随他们的,不再是妻子的唠叨和儿女的欢笑,而是砭入肌骨的寒冷和氧气稀薄的不毛之地,还有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然而,正是这样一些人,他(她)们  相似文献   
96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西藏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导师队伍、培养水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明显的壮大与提高,但亦存在着诸如研究生教育结构分布不均衡、课程建设滞后,学术氛围不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在稳定发展规模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需要从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体系,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创新研究生管理模式、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制度、提高高校学术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而推动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69.
希望哲学的艺术理论逼迫道德教育回归方法论的改变以及价值观的讨论。审美作为一条精神解放的道路,推动哲学寻求艺术审美的可能,使审美成为哲学诠释的一种方式。道德教育在希望哲学的启示之下,把希望、审美和道德三个元素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从伦理的希望走向艺术的想象,从艺术的想象走向道德的审美,从道德的审美走向解放的希望。道德教育借助审美的逻辑成为一种人的解放的艺术。  相似文献   
970.
杜军  翁海卿  张勇 《西藏科技》2003,(10):49-52
利用1961—2000年西藏不同气候农区旬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春小麦生育期的降水特征及趋势变化。结果发现,春小麦拔节.孕穗期降水变率较大,温暖半干旱农区、温暖半湿润农区易出现旱。抽穗-乳熟期半湿润农区多数年份的降水能够满足春小麦需水,且还有盈余。过去40年春小麦全生育期的降水量,在温暖半干旱农区1980年以前呈显著的减少趋势,1981年以后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温暖半湿润农区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