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1篇
  免费   6篇
教育   2427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谨对《古汉语虚词手册》中所指出的有关通假字,试提出个别的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42.
声训辨     
声训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训诂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探求语源的重要方法。但声训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右文说和因声求义说属不属于声训 ,各家看法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汉语史的考察认为 ,声训是以声通义这一训诂方法的统称 ,它从古至今都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上古声训、右文说、因声求义说是一脉相承的体系 ,这正体现了声训从萌芽到发生、发展直至成熟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43.
“主谓一致”指谓语动词的形式必须与主语人称及数量保持一致,即:主语用单数时,谓语动词用相应的单数形式;主语为复数时,谓语动词用相应的复数形式。一般的单数动词指is、was、has及实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复数动词指are、were、have及实义动词原形。如:He has a pear.They have some pears.但有如下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1.当表时间、长度、距离、金钱、度量等词组,以及表国家、城市、人名、书名、报纸、杂志及组织机构等专用名词作主语时,通常看作一个整体,谓语动词用单数。有些看似复数形式的词如news、maths、physics等作主语表…  相似文献   
44.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指的是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的双音节复合词.换言之,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中的某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凑足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词语规范是语言文字规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侧重于对词语规范类型的研究,根据各种词语误用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八个类型,并对每个类型的特点及规范策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文章还对词语规范类型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46.
《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疑问代词使用十分丰富."何"及"何"字结构的用法及分布;"谁""孰"在使用频率、指称义、功能组合、表达语气等方面的异同,战国时期某些方言中"谁""孰"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47.
许多人可能都有着这样的想法:“侠”不仅身怀绝技,而且义薄云天;不仅是异人,而且还是义士。实际上,不同时期的古代小说中,“侠”观念也是不同的。明代小说中的“侠”观念既与前代有着共通之处,也有着新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8.
先秦儒家学说中的“仁”和“义”之间存在着矛盾辨证关系。“义”需以“仁”为本,“仁”又需以“义”为节。而在具体道德实践中则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辨证取舍。在这种取舍中,作为“仁”道之本原的亲情之爱并不总是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亲情原则作为儒家伦理道德的立足点,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9.
胡昌明《“青骢马”辨》认为,“骢”义后世诗与许慎不同,或因许释未当,或因“骢”义转移。大量典籍证明,许释“骢”为“马青白杂毛也”没有不当,后世诗将“骢”义扩大了,所以与许释有别。使用词典,不得混淆“词典义”与“训诂义”。  相似文献   
50.
朱楚宏  张海燕 《培训与研究》2001,18(4):11-15,20
“侧目”一词的意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义:“不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二是概括义:“畏惧、愤恨”;三是具体义:表示“畏”惧、敬畏、窥视、关注、愤怒、蔑视、冷眼”等。这些意义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成系统,形成一个层层统摄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词典上的释义对语言运用中具体意义有涵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