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006篇
科学研究   30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258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1239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陈茜 《现代语文》2010,(11):91-92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教学的活动过程。因此课掌教学又是一种交际行为,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言语行为,二是通过非言语行为。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形式。它主要表现为身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谈时的身体距离、仪态风度等等。  相似文献   
942.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于阅读理解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理解后从文章中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因此,最近几年阅读理解在中考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43.
曾莉 《现代语文》2010,(3):8-10
本文援用关联原则作为理论框架,认为间接言语含意的理解机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包括三个步骤:识别间接度(明说意义),建构语境假设(隐含前提)以及获得言语含意(隐含结论)。  相似文献   
944.
叶圣陶:“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对这个问题,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1]笔者认为,新课标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这一观点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自古道:“好言相慰三春暖,恶语伤人九冬寒。”由此可见说话的重要性。当然,如果老师片面追求卷面成绩,也许会认为说话能力不能从试卷上反映出来,白费劲,不值得。但是,作为对学生的人生负责的老师,应该重视口头表达这一教学环节;何况加强说话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起码做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的尝试性做法是:  相似文献   
945.
语言 文字     
《全国新书目》2010,(10):66-73
理论语言学纲要,伶俐、创意与谦虚:华人的语言行为,言语交际案例教程  相似文献   
946.
边让见袁阆原型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真相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关涉边让的史料甚少,故今难以确知其见袁阆原型故事的究竟,但依据《世说新语.言语》首条所提供的事实与线索,并结合当时的背景、边让的生平事迹及对《世说新语》作综合的考察,尚可推知:边让见袁阆原型故事或当发生在光和元年至三年间,即其年龄约在27—29岁;原型故事的真相则关涉边让一次追求仕进失败的政治人生活动。对原型故事发生时间及真相的探讨,将为研究《世说》"言语"门首条的深层创作动因及其叙事意义,提供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47.
记者最近从国家图书馆了解到,国家图书馆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录用工作正有序开展。今年,国家图书馆的笔试题目在原有的行政职业能力和综合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作文题,以全面考察应聘者的文化素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948.
苍丽影 《文化学刊》2012,(2):170-174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的语言、动作举止及社会行为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基础,体现着其特定的心理特征。这些语言、动作及行为对人与人的交往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日本人来说,其言谈举止和行为无不透视出谦恭和礼貌。把握日本人的谦恭和礼貌背后所映现出来的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对中日间的交流十分重要。鉴于此,有必要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及日本人的赠答行为来解读日本人的礼貌行为,以阐明日本人的礼貌行为中所包含的集团主义、等级制度、以和为贵、受恩必报、礼仪规范等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949.
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言语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但绝非是唯一手段,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衣着打扮、居所布置、时间选择、空间运用等非言语的行为和方式,同样起着传情表意的重要作用。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角色.他们以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的形式进行大众传播活动.非言语传播的合理运用也会增强节目主持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50.
韩书庚 《报刊之友》2010,(11):138-138,141
关于言语交际的原则,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为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的礼貌原则。除此之外,适境原则也逐渐被学术界认可。本文将对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和下位准则进行阐释,旨在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