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9534篇
科学研究   683篇
各国文化   422篇
体育   1363篇
综合类   435篇
文化理论   144篇
信息传播   360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974篇
  2012年   1167篇
  2011年   1330篇
  2010年   1073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1577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1010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继英国产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先后进入产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在这些国家的使用,铁路和航运业的发展,机器制造业的广泛出现,对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骤增,使得煤炭和钢铁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因此,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基础,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相似文献   
72.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逐步引起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一场意义极为深远的社会变革。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自然会引起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73.
金沙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像,是古代蜀人在人物造型艺术方面的一大杰作,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蜀人雕造的这些石人代表的是什么身份?具有什么象征含义?在祭祀活动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它们究竟体现了一种什么动机和目的?本文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一些学者的推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些石人应是古蜀族巫师的象征,并非奴隶或社会下层,也决非异族人物或战俘,表现的也不是刑罚或人牲情形,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暴巫尪求雨"的形象写照.  相似文献   
74.
新经济政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 ,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冲突。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上是这些矛盾自身运动的历史产物 ,这一理论为苏联从新经济政策向计划经济的转变提供了两个历史前提 ,即民族主义的发展目标和集中政治发展的驱动。梳理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及其在苏联计划经济确立中的作用 ,对于加深计划经济这一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平台的历史内涵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抗战时期浙江私家藏书的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年抗战期间,日寇在浙江的烧杀抢掠使私人藏书事业造成巨大损失,数以千计的私家藏书或被毁,或遭抢,或因其它原因流失,创伤之深,无以弥补。  相似文献   
76.
进步思想的扩大传播和在群众中发生影响为革命和社会新制度开辟了道路.这是历史的规律,正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为产业革命创立了社会基础;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为欧洲和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77.
中国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化传承的古国。中国有字记载的连绵不断的明史达5000年以上,有实物记忆的明史上朔得更久远。中国的历史遗产包括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统称中华化,连绵不断,积淀十分深厚。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化,  相似文献   
78.
79.
日军对浙江的炭疽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对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的评析 ,应以 194 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 0年以前 ,苏联对华政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194 0年以后 ,苏联对华政策的实质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应予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