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9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教育   30076篇
科学研究   2358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917篇
综合类   1259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1685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782篇
  2022年   937篇
  2021年   931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731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955篇
  2015年   1519篇
  2014年   3645篇
  2013年   2341篇
  2012年   2752篇
  2011年   2836篇
  2010年   2557篇
  2009年   2500篇
  2008年   2769篇
  2007年   2047篇
  2006年   1595篇
  2005年   1355篇
  2004年   980篇
  2003年   943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语言中的模因现象进行探讨.模因是基于人类认知的一种语言活动,它是语言的一种模仿和复制.本文分别从词汇、句子和语篇这三个层面并结合认知理论探讨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在模因的作用下,被复制的不仅是语言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思维同样得到复制.这一复制的实现都是以人类认知为基础的,所以任何语言的活动都与我们的认知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2.
没有人否认,教学需要理性。一个知识点、一项技能的教学,一种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渲染渗透,要从浑然的系统的整体中提取出来,落实到位,等基本掌握了又要让其回归到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去,这里自然需要智慧。无论是分解综合和归纳演绎的过程.还是中途教授、辅导、练习、巩固的过程,教师的理性都在发挥作用。但是,也没有人否认,现在的教学并不是都出于理性,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性的意识,更少理性的思考和落实。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提取、处理是感性的、直觉的,甚至不夸张地说是随意、率性的。  相似文献   
193.
现代汉语中"左"主要用作方位词,一般属空间范畴,而在南阳方言中,"左"更多作为情态词使用,凸显出情态范畴的语法特点。文章以邢福义提出的"两个三角"为理论基础,试图从"左"的语里意义、语值特点、语表句式、演变轨迹与认知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描述并解释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从而使其在语用上更加明细化。  相似文献   
194.
本文在论述课堂心理环境的含义与构成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在营造良好课堂心理环境中四个方面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原则,并指出教师教学思想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5.
马永萍 《考试周刊》2011,(53):168-169
按心理学的二分法理论,课堂教学系统应包括非认知和认知两个子系统。没有非认知因素参与的教学其结构是不完整的,因为人在"心不在焉"时是很难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的。  相似文献   
196.
本文简要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方面对学生主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和态度并充分发挥不同个性和性别优势,达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7.
丁丁 《大观周刊》2011,(9):51-52
多义词是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词汇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它的文化。通过对比可以得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很多多义词有共同的义项,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义项。这篇论文旨在对词义衍生同中西史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做一点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8.
199.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活动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  相似文献   
200.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道德素养的获得与提升,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情感体验和感化修养的过程.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必须依靠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教学的同时,紧紧围绕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各种思想的、情感的波动,及时地进行引导、累积、转化、提高,让学生在学识上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