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5篇
  免费   3篇
教育   8697篇
科学研究   206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02篇
综合类   9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5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869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992.
一首《哀江头》,它的思想内容,究竟表达了诗人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99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歌艺术更是锦上添花、光彩照人。中国也是个具有诗歌传统的国度,从几千年前的歌谣《诗经》到现当代诗坛,可以说是佳作、奇作层出不穷,熠熠闪光,引得世人传诵、咀嚼。中国人爱诗,喜欢用诗来表达感情,也喜欢品味诗,挖掘诗的内涵、意境、韵味,这历来便是个传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唐惠忠 《考试》2003,(11):11-13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后回答问题。题画(宋)李唐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注]①据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李唐,擅长淡墨山水,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妇女常用作化妆品。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画本身的只有  相似文献   
995.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996.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作文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在教学实践中,不破除老的作文教学套路,就不能摆脱习作教学低效、习作评改无效的现状,就很难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习作教学模式。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997.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加强审美鉴赏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人感情体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能力.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本文从体验美、感悟关、欣赏关、理解美和创造美等方面探讨审美化阅读的具体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998.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培养和提高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比阅读是训练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比阅读就是把内容相关而义有所不同的涛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诗歌的比较阅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对比热点:  相似文献   
999.
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中,学生是鉴赏的“主角”,教师只是“配角”而已。更何况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受知识层次、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现代的阅读理念,改变传统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模式,而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以确保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审美素质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美的事物,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现代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