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938篇
科学研究   88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264篇
文化理论   65篇
信息传播   142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遴选图书综合优先度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评价过程框架和图书的三类需求模型,然后针对遴选图书,以其三类需求的需求程度作为D-S证据理论中的证据,以基本可信度分配值描述专家的不确定的需求优先度评价,最后提出一种证据权重不一致情况下的证据合成算法来完成优先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2.
谢玉盛 《视听界》2006,(2):92-93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国的媒体侵权案件数量已达5000多起,而且还在逐年上升;在这些侵权案件中,记者或媒体的败诉率达70%以上。这是一组令人警醒的数字。新闻媒体如何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过程中避免新闻侵权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逐一探讨。“内容”侵权舆论监督如果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在舆论监督中,新闻报道一定要公正、客观、真实、准确,要用无可辩驳、无可非议的事实来说话。然而,从已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件看,绝大多数案件都是由于虚假的新闻报道引发的。虚假的新闻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上的故意,是作者为了获…  相似文献   
53.
目前,郴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全力整改执法服务突出问题,效果明显。针对提篮子等非法中介比较突出、窗口民警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该支队从内部民警的管理抓起,要求窗口部门的每个民警都要向组织人事部门写出一份不与非法中介相勾结、不提供非法中介以方便、不故意刁难群众等内容的保证书并且在车驾管办证大厅、检车大楼等位置安装四套监控装景。针对城区“两抢”案件抬头的问题。该支队从加强巡逻防控入手,要求直属一、二、五大队要将50%以上的警力投入到路面上,特别在旅游景点加大巡逻密度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54.
读者来信     
应让再审成为独立诉讼程序;取消“限小”无法规冲突;腐败“路线圈”是另类举报;“非法定福利”缺失是企业软肋。  相似文献   
55.
为了打击犯罪,弘扬社会正气,新闻媒体常常报道一些案件,以此来鼓舞人们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案件的报道引出的纠纷并不少见,媒体当被告时而有之。笔者作了五年的政法记者,也曾在新闻报道中发生过一些问题,遇到过一些纠纷,对如伺避免纠纷,笔者谈一点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6.
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目前,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实践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此也引发了关于隐性采访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争议,也使新闻机构面临越来越多的侵权诉讼。如何正确把握隐性采访的尺度,避免陷入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禁区,是新闻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并妥善加以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隐性采访要重视政治性导向,要通过事实真相的报道反映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使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相似文献   
57.
阿劲 《记者摇篮》2006,(7):16-16
一是新闻报道中内容失误,这是最主要的新闻侵权类型。新闻报道内容失实即主要内容、基本内容贬损他人名誉,造成社会评价降低。  相似文献   
58.
最近,看到一份陕西省记者生存现状调查,结果显示75.4%的记者在采访中曾遭受辱骂、诋毁,42.2%的记者因舆论监督报道遭遇过打击报复。同时,暴力.恶意诉讼、地方保护.黑势力、官僚主义也在侵蚀着记者的权益和安全。  相似文献   
59.
从8月28日到9月3日.台湾富士康集团诉《第一财经日报》的”名誉侵权案”.经历了从索赔3000万元到1元.到双方握手言和、富士康撤诉的令人瞠目的戏剧性过程。  相似文献   
60.
“草民”董坚的坚韧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眼协会”申请了六年而不能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面是成百上千的中国民间组织面对的无奈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