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030篇
科学研究   38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50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最近,看到一份陕西省记者生存现状调查,结果显示75.4%的记者在采访中曾遭受辱骂、诋毁,42.2%的记者因舆论监督报道遭遇过打击报复。同时,暴力.恶意诉讼、地方保护.黑势力、官僚主义也在侵蚀着记者的权益和安全。  相似文献   
32.
从8月28日到9月3日.台湾富士康集团诉《第一财经日报》的”名誉侵权案”.经历了从索赔3000万元到1元.到双方握手言和、富士康撤诉的令人瞠目的戏剧性过程。  相似文献   
33.
“草民”董坚的坚韧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眼协会”申请了六年而不能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面是成百上千的中国民间组织面对的无奈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34.
杨帆 《记者摇篮》2006,(4):27-29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新闻侵犯名誉权的诉讼案件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人民群众同新闻机构打官司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这种趋势从总体上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公民已经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但从个别案件来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当事人对什么是新闻侵犯名誉权,什么是正当的舆论监督分不清楚,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由于新闻法尚未出台,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寻找新闻单位在报道中的一些失误,通过诉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三是有些人想利用法律关于保护名誉权的有关规定作为…  相似文献   
35.
随着公民们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摄影记者面临的法律“地雷”,正变得更加“易爆”。精彩照片的背后,也埋着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纠纷。  相似文献   
36.
廖伟 《新闻导刊》2004,(1):37-38
重庆晚报成立于1985年,作为重庆市最早的一张市民报纸,同时也是重庆市发行量最大的一张市民报纸,她从诞生那天起,就在追求一个高尚的目标:诚实、公正和平衡。短短十几年时间里,重庆晚报也和中国其他媒体一样,经历了投诉由少到多,由一般性投诉到新闻诉讼这一历程。  相似文献   
37.
张越 《现代出版》2004,(4):52-54
作为《法理思考的印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的策划编辑,我有幸作为第一个读,拜读了这本高质量的法理学研究集,对字里行间滚动的思潮,不由得想评介对该书的印象。  相似文献   
38.
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甲禄 《新闻记者》2004,(12):35-38
据学者统计分析,我国新闻侵权诉讼中媒体败诉率高达70%,而美国近30年来媒体遭名誉侵权诉讼时败诉率约为8%。以美国新闻的无孔不入和我国新闻报道的谨小慎微相比较,我国媒体畸高的败诉率显得很不正常。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媒体在诉讼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而败诉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法律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与名誉权两种都是很重要的权利保护不平  相似文献   
39.
档案行政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和解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不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行政案件的活动。而如何正确选择适用法律,并且有效解决法律之间的冲突,就日益成为档案行政诉讼中尤为重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0.
李立景 《新闻界》2005,(2):31-32,30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人指出,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新闻纠纷诉讼案件是由新闻失实引起的。有关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充满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等等诸说的学术纠葛,笔者在此,不想在新闻学科内部就上述诸说在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进一步评说,而是采取新闻学与法学比较的方法,以证据学的视角来考察和比较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