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大型语料库中分别提取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中的四词词串,研究讨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四词词串的使用特点与缺陷,并分析造成此种缺陷的原因,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2.
近些年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对高频出现的词语组合这一现象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近30年来对于词串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词串对于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搭配是语言中习惯性的结伴使用,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搭配具有语言学特征,在词类、位置和句法结构上相对固定。搭配提取正是基于上述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建语料,利用语料库工具提取诸如词类间搭配、词串、两个词之间的搭配等多种形式的搭配,能更有针对性地揭示特定语域的语言表达规律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54.
王可 《声屏世界》2004,(9):17-17
现在不少晚间类新闻节目的串联词改变了传统新闻的导语形式,成了名副其实的引导新闻的“导播”。这样的超越单篇新闻内容之上的串联词在写作方式上十分灵活。  相似文献   
5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103-106
关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那"的指代功能、语法化轨迹以及篇章功能,学界已经有许多有益的讨论。但是关于"这""那"相关词串的篇章功能,学界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对具体的语段和对话的分析后发现,"那个""那什么""那谁"等相关格式作为话语标记主要有开启话题、转换话题和延续话题三大功能。这些词串与"这"及相关格式相比,体现了语言的不对称现象,这与语言的主观性等认知及心理解释因素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6.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通过三个线上阅读(词-词呈现、部分-部分呈现和整句呈现)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旨在探讨基于频率标准的词串结构能否作为一个整体在语言处理中进行存储和提取。受试包括英语本族人、高水平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结果发现,本族人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拥有相似的语言处理机制,能够利用词串结构的整体性更有效地处理实验句中的词串结构,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则不能。作者同时用研究结果对二语学习者的隐性词汇知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词串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将原本孤立的汉字置于相关的词串中学习。它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果,更能让学生获得语文基本能力的操练和提高。教学中要注重诵读训练,丰富语言感受能力;注重联想想象,提升自由表达能力;注重训练思维,强化合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9.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教学单元。复述故事和尝试编童话是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师通过学习词串、学习概述、感受人物和学习复述四个环节,让学生既走进童话又走出童话,理解文本内容,掌握复述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是词串形式的识字课文。课文中“球”字排在绿线内,是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复习时拿卡片随时抽查,班里学生都认识,效果不错。然而,当学到第9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时,学到了“求”字,问题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