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14341篇
科学研究   922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616篇
文化理论   78篇
信息传播   99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760篇
  2014年   1415篇
  2013年   1071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366篇
  2010年   1197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325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文章通过对三本通行《现代汉语》教材关于叹词、象声词的论述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叹词、象声词是实词。叹词只表示人类感情的声音,只能做独立语或单独成句;象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不含人类感情的声音)的词,既能充当独立语和单独成句,还可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啊、嗯"等词为兼类词。  相似文献   
202.
秦观在北宋词坛开始趋于分化的条件下,弃北宋初期小令的理性观照,复五代艳词的感性抒发,重现和发展了五代词绮怨的风貌,虽有发展创新,终未脱却《花间》窠臼。他吸收了温飞卿的细腻与含蓄,然不似温的禾农艳,接受了韦庄的清丽,却较之更为深曲和委婉,使词境改变了从前那种尚嫌单薄、浅直的面目,转而变得更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保留了《花间》词的神韵风调,取《花间》之神并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03.
姚华的题画词依据性质可分为“解画词”、“咏画词”、“名义题画词”三类,其题材非常广泛,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通过这些题画词,姚华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就是那种理想破灭后的落寞心境,“含凄欲语谁”的苦楚心情以及对自然、对生活、对艺术的无限的热爱与赞美。  相似文献   
204.
205.
互文本性是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学语言现象。本文以敦煌词文《百鸟名》、说唱词话《全相莺哥行孝义传》与《鹦哥宝卷》为例 ,探讨了中国说唱文学作品中的交叉与层叠式的互文本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6.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此二人是谈到豪放词时必须涉及到的两个人物。二人词风相近又有不同且都呈发展趋势。在这发展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人就是张孝祥。他的词在继承苏词的同时对辛词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7.
汉语词汇学引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综合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有关汉语词汇学的四组有典型意义的议题:类别和功用;历史和现状;体系性和结构层;词汇学同其它语言学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8.
论述了南宋风雅词派的渊源、成因、题材取向以及审美规范,通过分析姜夔、吴文英代表词作,指出风雅词派的主要特点是词语雅化、精于格律、炼字炼句,用典隶事,既源于婉约词派,又异于婉约词派。  相似文献   
209.
英语和汉语都有非常丰富的表示颜色的词,但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和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其所表达的意义有时却大不相同。掌握颜色词在英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用法以及差异所在,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0.
胡琳 《培训与研究》2006,23(5):12-13,16
晚唐温庭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描写女性的词人,其凭着以艳为美、以富为美、以柔为美和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趣,精心选用“形语”、“物语”、“景语”和“情语”,多元化、多角度地表现女性娇艳形貌和哀怨情绪的主体美感,开启了绮丽香艳、含蓄委婉的词风,由此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