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626篇
科学研究   175篇
各国文化   128篇
体育   224篇
综合类   404篇
文化理论   83篇
信息传播   47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897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陶行知先生既是个教育家,又是个诗人。他在办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待教”,其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鲜明地突出“真善美”。“待教”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启迪,在今天仍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2.
名《呼啸山庄》在世界学史上有独特的魅力,心灵的体验与诗意的创造弥足珍贵,作品有穿越生活的穿透力与震憾力。  相似文献   
143.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但他的界革命的综合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诗界”,然而,这一点却又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黄遵宪的大使参赞工作便于他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别国变法成功之经验,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欲望,以“诗界革命”为突破口进行思想革命成为黄遵宪人生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说,黄遵宪即是一位觉悟很早,自觉程度很高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师夷长以制夷”积极尝试者,还是一位兴教育、开民智的主动实施者。他的“诗界革命”几乎包涵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有的进步因子,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化 一次预演。“诗界革命”以及围绕诗界革命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渠道和措施成为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4.
语教学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可以让他们爱诗、读诗。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的书,有时要影响他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往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中学语教育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化人。语教学呼唤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语教学中诗教功能的重新再现,是语教学竖起的一面人关怀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5.
皇侃《论语义疏》中的佛源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侃《论语义疏》中出现了为数众多、未被学界注意的佛源词,用它们来证明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巨大影响是很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46.
王船山的诗学著作虽然缺乏一个明晰的、逻辑的本文作为载体,但却并非无体系可言,从其诗学著作的内在联系中可以发现其诗学体系的潜在.王船山诗学对诗歌的重要问题是从哲学的高度作出理论阐发,以及不囿于儒家见地论诗.是其思维优势所在.王船山对某些名家名篇的谴责有失偏颇,是他在诗歌批评上的明显失误.究其原因,主要基于船山以儒家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及“晋宋风流”的诗艺理想为衡量标尺所致.  相似文献   
147.
试论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儒道思想在悼亡诗的两个核心主题———生死观和情爱观两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8.
在红学研究中,程刻本后四十回的真伪问题历来是评论的热点,从清代学者潘得舆、裕瑞、愈越、近代学者胡适、愈平伯,现代学者熊立扬、陈炳藻、品启祥等的研究,可以得出倾向性结论:后四十回系他人续作。  相似文献   
149.
时代不同,诗歌情感自然呈现差异.本为悲情萦绕的送别诗,在盛唐和晚唐却有着不一样的滋味,这不仅仅是“悲”的程度深浅所能概括的。笔者以《文苑英华》所收诗歌为例,并重点分析送人赴任之作,以突现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