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7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21647篇
科学研究   970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648篇
综合类   1039篇
文化理论   171篇
信息传播   163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945篇
  2014年   1938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1665篇
  2011年   2068篇
  2010年   1806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2159篇
  2007年   1659篇
  2006年   1323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1026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964篇
  2001年   795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81.
《文化学刊》2010,(4):190-191
呼唤"绿色文化"张贻元在2010年4月13日发表的《呼唤"绿色文化"》的博文中指出,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积极建构"绿色文化",即引导人们坚持"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82.
文明形式论     
吴秋林 《文化学刊》2010,(2):171-178
形式最初的呈现是自然法则的力量所致,它是人类所谓文明形式的原始动能。谁最早认识了形式的意义,谁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类就获得了这个先机。人类精神的最终极的本质就是形式。不同形式感的文化,也就称为不同的文明。人类思考的我们自己的文明大致有:采集文明、狩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等。文明形式的力量分为三种:一是与物质生产有关的形式力量;二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形式力量;三是与精神观念有关的形式力量。华夏文明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文明体,它以农耕文明为主体,建立了以农耕为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系,并在多种文明形式的冲突中,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使我们的华夏文化不但有数千年不间断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仍然具有在新的文明形式中自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83.
884.
885.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少年的成长方式。日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扬州大学举办了"全国学校体育高峰论坛暨‘扬州会议’40周年交流活动",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求证,包括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身教育"发展理路,基于历史经验的学校体育工作"微变革"策略,学校体育中"集体无意识"状态的思想根源,以及基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校体育研究方法论。另外,与会学者回顾了四部委联合组织的1979年扬州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基本精神,梳理了"体质论定位"的历史脉络,重申了"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教育"这一根本性理念。  相似文献   
886.
自古以来,"诗教"一直在中国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学习的重要讲话已在全国学校掀起传统教育的新高潮,也带动了全国教育中关于古诗词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重要策略,古诗词教育作为传统教育中的最大亮点,是提高当代青年修养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的"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指示,更是进行现代青年思想品德教育新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87.
本文拟以法语听力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从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来阐释法语听力教学实践活动,并针对各阶段的制约因素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构建法语听力模因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法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888.
发表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是了解鲁迅早期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鲁迅于文中对拜伦、雪莱、普希金等7位摩罗诗人的思想与创作进行了描绘.本文立足于"摩罗"词源的追溯,借以了解鲁迅高扬"恶魔气质"的缘由及鲁迅与摩罗诗人思想的契合处:树立抗争意识,争取抗争权利,在抗争的行动中获取自由独立;同时分析鲁迅呼唤之"精神界之战士"所具有的内涵要义.  相似文献   
889.
案例教学在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施有助于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架设教育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决策能力和反思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注意关注案例选用的典型性,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关注教学实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890.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