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512篇
科学研究   333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485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52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946篇
  2012年   994篇
  2011年   1249篇
  2010年   1128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260篇
  2007年   843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意象派简介     
杨松 《科教文汇》2011,(19):81-82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意象派,从其发展的源流、理论主张和发展阶段、代表人物等方面出发,对意象派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简要的评价。通过对意象派诗歌的分析,从而了解意象派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952.
赵雨 《科教文汇》2011,(26):60-60,63
笔者将在本文中探究,中国古诗文里诗人为何常常将月亮作为抒情、言志的物象,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探究发现:用一句歌词来表达那就是"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俩(诗人和月亮)共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3.
结合实际,针对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4.
戴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257+256-257,256
由于传统意象精神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思想,因而对于中国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灵感也是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必然选择。意象油画其表现语言具有油画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创作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画的表现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它更倾向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油画同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55.
这些年,我以工笔青绿法绘画山水风景,渐渐地觉得自己仿佛与青绿有了一种缘分。起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认为写意水墨,古人已经登峰造极,自己即使有些想法,也难免落入千人俗套。不如使用工笔,可以细勾慢染,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956.
听说中国女排举行了学习毛主席诗词并朗诵红诗的活动,并且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向老红军学习,不怕千难万险,以毛主席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气势,投入到日常训练中去,刻苦训练,提高水平,备战伦敦奥运会。”  相似文献   
957.
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意象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两者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障碍。追溯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和演变,可以发现"龙"这一文化意象错位的根源,为中国"龙"文化的发展铺平道路,进而加强中西交流,促进两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958.
赖君睿 《考试周刊》2014,(39):18-18
文化意象形象生动、寓意丰富,是文化翻译中不断面临的重难点。多数论文都是结合具体某个(或几个)译本探讨其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和方法;探讨译者如何提高双语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文化意象的译介;探讨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抑或对其文化意象翻译效果进行评估,而对有关文化意象在译介过程中动态经历的描写和在异域文化中接受因素的探讨少之又少。界面研究时下兴起,其作为多学科、跨学科、复式学科的一种研究视角,可以为文化意象错综复杂的接受过程研究提供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959.
吴留珍 《考试周刊》2014,(21):32-32
<正>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来流播海内外的脍炙人口的华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听读或者朗读感受古典诗词文本鲜明的韵律美,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意的理解欣赏古典诗词文本的意境美,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诵、默写等强化对古典诗词文本的记忆。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然而,如果仅仅满足于此,就显然非常不足。因为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还应该"更上一层楼",即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探寻读写结合的连接点,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60.
李兰英 《考试周刊》2014,(56):30-31
<正>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作为传统意象的"雨"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称叹。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历代人们的体验和濡染,历经诗人的筛选和淘洗,意蕴深厚,或喜或忧或怨,都传达出诗人的脉脉情感。我们可以从这种情感基调上归纳雨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几种类型。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喜悦的雨《诗经·小雅·信南山》里说雨"生我百谷",《释名·释天》谓"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因此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了亿万次的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