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67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分茶,即宋人的一种煎茶之法,其具体的做法是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正如斋诗中所云:“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二者”指茶与水,通过显上人的妙手操作,茶与水一相遇,便在兔毫盏面上变幻出怪怪奇奇的图景来,忽而现出一幅悠远的景色,“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忽而又“注汤作字势嫖姚”,现出一幅劲疾的字来,煞是壮观,难怪诗人最后感慨万端:“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相似文献   
22.
基于新课改和学校青年教师人数多、专业起点高、成长需求强的发展现状,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以"养成好教师"为根本目标,以"书院生活"为主要方式,通过"青年教师成长营"计划,以项目化学术团队建设、场域式晒课活动展示、自觉性阅读方式营造为主要抓手,构建有意义的青年教师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23.
朱自清散文以其文字优美著称,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得体的比喻,更显示其纯熟地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相似文献   
24.
王雪华 《知识窗》2010,(3X):27-27
<正>作文教学须重视学生个人的体验和真实表达,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而总体上来说,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题材单一、内容空洞、缺乏主见、语言贫乏的现象,独具匠心、个性强的习作日渐稀有。参加工作以来,基于作文教学的现状,我在借鉴前辈教师经验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独自探索。  相似文献   
25.
感情是文章的灵魂与生命。《周易》说“修辞立其”(“修辞”是指讲话和写文章;“”是指说写者在讲话和文章中表露的真情实感),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6.
《不苟》的“养心致”思想和《中庸》论“致曲”文段相似,荀子对后者进行了创造性继承和改造,使之从德性品格转化为知性品格。荀子知性品格的致思想,其内核是以心知仁义为逻辑前提,强调在“志意”层面上加以笃和力行。《不苟》的养心致理论是和其性恶善伪的人性论思想高度一致的,其中“虚壹而静”的工夫作用于“知道”,而《不苟》的养心致则作用于“可道”,两者共同构成了荀子道德工夫论前后相继的两个环节。荀子的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材朴之性,而材朴之性就在《性恶》篇中“善伪”二字中,这是此前所常忽略的。  相似文献   
27.
陈伽  胡亦佳 《现代教学》2015,(Z1):58-59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炎黄子孙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我国古籍中,对""字的具体论述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庸》:"者,天之道也。""唯天下至,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既是天道,也是人的本性。""对于个人来说,绝不是外力,因为感知""是一个人尽其本性的方法,是一个人推己及人,参悟天地造化的方  相似文献   
28.
正时光如水,冲淡了如烟往事,洗净了岁月的忧伤。我愿一直在光阴的故事里,以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的名义,诠释这份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美丽——友善,信,敬业,爱国。一、以情育人,修友善之美教师应当是友善的,尤其是小学教师,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  相似文献   
29.
张岱年先生毕其一生热爱祖国,爱国主义体现在张先生一生行事和治学之中,成为先生的一贯之道。主要从张先生的立身之道、哲学探索和文化研讨三个方面说明先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这一心志当是先生所以能够历经风雨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动力,同时又是基于其一贯“直”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30.
""在《中庸》中被当作核心范畴加以论述,其内涵得以扩展和提升到了充分的哲学意义,发展成为儒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与其他文本中""的不同是,《中庸》以""为本体,建构起了严密、丰富的""本体体系。文本以"成"为切入点,依循""成己、成人、成物的逻辑,探讨""沟通天人关系,以释天下之"大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