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教育   9436篇
科学研究   1118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423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154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784篇
  2012年   907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904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132.
认知性辞格与表达性辞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主要为研究因认知关系改变而形成的辞格提供语言学的方法。首先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三个概念,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表现形式。然后进一步论证所有因认知关系改变而形成的辞格在语言层面上的表面都是为了接纳一个不可能特征,并且分析了“零距/有距”、“隐含/显现”、“直接/间接”、“正向/负向”四种接纳的语义方式。最后,从辞格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出发评论了修辞研究中割裂装饰与本体的传统观念与“功能即形式”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3.
肖伟奇 《函授教育》2001,(1):101-102
超焦点距离又称超焦距,是景深理论中较为特殊的现象。研究超焦点距离,是为了解决从有限远一直到无限远这样一个很大的距离上景物清晰问题。也就是说,在保证无限远景物清晰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使离镜头尽可能近的景物同时结成清晰的像。  相似文献   
134.
《汉字文化》2004年第3期刊发了张莉、刘伟丽二位先生《说"吧"》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作者认为:"吧"族词这一类新词的大量产生,是由于汉语在新词产生过程中对外来语"吧"语音语义的重新约定、"吧"偏移了原语言  相似文献   
135.
本全面梳理了甲骨“降”和“陟”的语义和用法,粗略显示了甲骨一对反义词的发展演变,并由此排除甲骨卜辞的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36.
朱凤琴 《数学教学研究》2002,(4):43-43,F004
文[1]给出了双曲线的一个有趣的性质:给定双曲线,P1是C上不 在顶点的任一点,P1P2是C的垂直于y轴的弦,M1(0,-b)、M2(0,b)是C虚轴上的两个端点,则直线P1M1与P2M2的交点P仍在C上.此性质表明P1M1与P2M2交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若P1P2是C的垂直于x轴的弦,M1(-a,0)、M2(a,0),此性质的其它条件不变测点P的轨迹是否也是双曲线呢?探讨如下: 设P1(x0,y0)是C上任一点,则P2(x0,-y0). 直线P1M1方程为 直线P2M2方程为 v=tXQJ.tZ]…  相似文献   
137.
语义-功能模式的译学理论强调描写双语之间的语义差异和翻译中功能机制的作用,能客观地揭示出一般性翻译规律。把这一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翻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提高他们的翻译技能意识。  相似文献   
138.
在Chomsky(1977,1982)和Kim(1996)的研究基础上,将英、汉难易结构进行了对比。一方面,英、汉难易结构具有相同参数值,另一方面,表面形态是难易结构的句子,在英文中只能理解成难易结构,而在汉语中,它有时还可理解成“假”难易结构。此外,在英文中,难易结构的语义只能由难易结构表达,而在汉语里,它还可以由“被动”难易结构表达。最后,也许正是由于英、汉难易结构在参数值方面的同一和他们在各自语言体系中与相关结构的关系方面的不同一,导致以汉语为母语的习得者学习英文难易结构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9.
逻辑语义关系是指由某种表层逻辑结构显现,并通过语言表达而附加出来的意义关系。原文表层逻辑结构和深层逻辑语义的不一致是造成翻译中逻辑转换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分析原文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再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逻辑形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0.
语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境 ,即语言环境 ,指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定的具体场合 ,也就是产生语言活动的环境 ,包括时间、空间、语言交际参与者和语言活动的目的等等。根据交际的原则 ,语言交际必须切合语言环境。语言活动离开了语境 ,就无法进行 ,词语脱离了语境 ,其词义就无法理解。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正如这两句英语名言所说的“Nocontext,notext”、“Youknowawordbythecompanyitkeeps”。由此可见 ,语境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随着语用学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语言家意识到了语境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