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4947篇
科学研究   753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17篇
综合类   236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2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现代广告传播的语境变化呈现出新的态势,导致广告传播观念的人本化。人本观广告从受众的生存状态寻求创意资源、注重受众的生活方式建构、关心并尊重受众、以受众的视角进行人性化的广告表现,从而与传统的物本观广告区别开来。现代市场学和传播学的观念变革为广告传播观念的人本化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22.
23.
混合共同担保人之间可否行使追偿权存在着不同的裁判立场,而裁判观点的背后反映着追偿权存否的法理之争。肯定说的理由与具体论证进路均有失妥当,而否定说既符合平等公正、自己责任原则,又契合《民法典》第392条和《担保制度解释》第13条的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与目的解释。基于此,应当认为混合共同担保中内部人之间无相互追偿权。  相似文献   
24.
以吡啶鎓两性离子羧酸类化合物 1,1’-(1,3- 亚苯基双 ( 亚甲基 )) 双 (4- 羧基吡啶 -1-鎓 ) 氯化物 (H2LCl2) 为母体合成 1 例 Cu(Ⅱ) 配合物 . 采用常温挥发法得到配合物的单晶,通过单晶 X 衍射分析,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的 P21/c 空间群,是一个含 1 个 Cu2+,2 个部分去质子化有机配体,四个配位水分子,两个游离 SO42-离子的“Z”字形单核分子,分子式为 [Cu(HL)2(H2O)4]·(SO4)2; 配合物的单核结构间通过丰富的氢键作用形成最终的三维超分子结构,其骨架延续了吡啶鎓两性离子型配体的特点,且存在分离的正负电荷 .  相似文献   
25.
26.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找到了坐位,后来车上人多了起来,没座位了。这时上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送一个小女孩去幼儿园,站在了我的坐位前。我没有让座,而是将小女孩抱在了怀里。由于我从事教育工作,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次调查了解的机会,所以就和这个小女孩聊了起来。聊天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就这个刚刚6岁的小孩,对在我看来是五花八门的各种彩票和彩票的各种  相似文献   
27.
一、由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直接分析物体内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从微观上看,内能的大小由物体内的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势能和物体所含分子的总数共同决定.从宏观上看,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体积和物态.当这四个因素变化时,物体的内能要发生变化.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8.
电化教学以传统教学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自己的感知理解,教师恰到好处的启发诱导,是达到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为了深刻领会内容,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在学生想了解的情况下,利用电教手段突出其直观性,寻求掌握知识的捷径。  相似文献   
29.
武贵珠 《甘肃教育》2011,(24):83-83
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此话强调了教师“相机诱导”的重要性。事实上,也只有在相机诱导之下,学生才能通过“自为研索”而达到“自求解决”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探究式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是通过简单的“问答式”引导来让学生获得知识,而应采用恰当的诱导,让学生对文本知识自觉地产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下面。笔者就以《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为例,来谈谈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相机诱导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0.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但课改中有些教师变得不敢问了,怕被说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这明显有违课改初衰。教学中,教师要敢问,要研究如何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