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0146篇
科学研究   253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9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1342篇
  2011年   1607篇
  2010年   1286篇
  2009年   1166篇
  2008年   1229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徐雁 《中国编辑》2006,(6):82-84
提出编辑要“观书”,而不能只“读书”,是出于提倡一种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因为务实,所以才向天天活跃在图书市场经济中的职业编辑们,提出“观书”的建议,而不是“读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马相伯     
教育家马相伯,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晚号华封先生。他于1840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一个天主教家庭。8岁入塾读书,先学天主教经典,后学儒家书籍,但他喜欢探询天象奥秘。11岁进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创办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获得文科奖赏、圣学奖赏、西文奖赏等。  相似文献   
83.
易象,字梅丞,号梅园,又号梅僧。1881年5月1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花果园易家老屋的一个穷苦农民家。父亲易道生和母亲蒋氏以种田、织绢为生,却很看重读书,自幼聪敏的易象从4岁起开始了读书生活。17岁时,他进入长沙南城书院(即后来的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攻读经书。当时,正值戊戌变法在北京爆发,常“愤国事不振,众生不平”的易象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维新思想影响很深,发誓以英勇就义的湘人谭嗣同为楷模,矢志救国救民。1904年,他在妻子陈氏生下长女易漱瑜的第二年,被补廪为“进学”,开始讲学于南湘。1906年初,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林伯渠被同盟会总部派到长沙举办振楚学堂,兼在西路公学任职。这两家学堂都是革命党人用以掩护地下活动的机关。这一时期,易象认识了比他小5岁的林伯渠。1907年,湖南籍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赴东北组建同盟会辽东支部.策划武装起义,易象便与林伯渠等一同前往。辛亥革命期间,易象曾写过一首壮志凌云的诗:  相似文献   
84.
孙猛 《中国索引》2006,4(2):19-22
宋代晁公武的《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5.
为扶持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建设,扩大杭州少儿馆的图书流通面,在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一证通的技术支持下,杭州少儿图书馆于2005年在临安图书馆内建立了分馆。杭州少儿图书馆临安分馆的建立,受到了临安少年儿童的欢迎,至2005年底办证1234张,流通外借文献达4万册次。  相似文献   
86.
涂丽 《贵图学刊》2006,(4):48-49
随着休闲文化的兴起,读者对图书馆有了新的需求。怎样更好的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环境和轻松休闲的学习氛围,如何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休闲功能已成为我们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87.
勤于思考 得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需要摄影记者的生活积累和观察思考。摄影记者养成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和读书读杂志的习惯,必然触及思想情感,脑子里爆发问题,随时都会像一个全副武装的“猎人”,在瞄准和捕捉突如其来的“猎物”。  相似文献   
88.
刘滨 《记者摇篮》2006,(10):12-13
沈从文,我顶喜欢的一位老先生,说过一句话,我顶不喜欢:“我和我的读者都在慢慢老去”。如今,这句话用在国内媒体的读书版上,好像再合适不过。而我,如今的工作之一就是做好一个读书版。“老去”没什么不好,一个阶段的读者有一个阶段的阅读需要和阅读理解,我自己给下了个不准确的定义:隔代阅读。想弄好一张报纸的读书版,就要满足这种隔代阅读的需要。有了孩子的人,还没有孩子但却是别人的孩子的人都知道,代沟是划不开的天伦之乐,这里有DNA,是改不掉的符号;这里有荷尔蒙,是理不清的变异,老子与儿子,喝着一碗粥,品的是不同滋味。现在的学校,又…  相似文献   
89.
牛敏 《军事记者》2006,(6):70-70
本报讯函授学员谭芳报道:新年新气象。走进总装驻豫某研究所.浓厚的学习之风扑面而来。从基层到机关。从普通科技干部到领导,个个忙充电促提高;各类学术交流、技术研讨、读书活动相继开展。作为高科技部队。该所党委坚持着眼未来战争需要抓学习.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创新方法。大力营造学习受益、成才光荣的良好环境,学习风气在全所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90.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等11个部门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议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要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全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