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8323篇
科学研究   472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246篇
综合类   135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67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署名魏宪的《百名家诗选》是清初诗坛当代人选当代诗中代表者之一。这部诗选与魏宪编《补石仓诗选》有关:《补石仓诗选》的编选有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雕版在刻成十余年被挖改,为《百名家诗选》,并被再三重刊,拥有三种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992.
"读"是语文学习的精要所在,掌握好的读书方法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良好的阅读心态、阅读情景、善于质疑、读写结合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93.
994.
读者知识的缺乏、作者与文本被遗忘和教师的不作为是导致学生产生读误的主要原因。读误的危害表现为曲解文本,使教学目标落空,助长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形成。解决对策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助读材料,关注作者和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加强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995.
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写”尤为重要。“听说读写问”是语文学习应该培养的基本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应将“写”贯穿于其他四个方面之中,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96.
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本文对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五字方法,简单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997.
一、课堂答问的瓶颈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不可或缺,但却鲜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答问声,甚至声音低得可怜,更有甚者,答问时连头也不敢抬起来。教师这么可怕吗?难道是有皇上的权威?错!笔者认为学生不是怕老师,而是怕表达,更怕当众表达。那语塞的样子,那蚊虫般的声音,  相似文献   
998.
张秀凤 《成才之路》2010,(15):40-41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诗要用心灵去感悟。孩子们在诗的空气里呼吸久了,写诗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流露。孩子们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因此儿童诗是孩子们心中的梦,它没有结构的束缚,没有主题的局限,里面有的只是天真无邪的童心、畅所欲言的童趣。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把握读写结合、写作与生活想结合,让学生通过仿写、续写、补写,进而达到自由创作,诗情词意定能在学生的笔尖尽情流淌。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定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99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于永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  相似文献   
1000.
毛亚萍 《成才之路》2010,(23):40-41
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有,而且甲乙丙丁。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有人说无,文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无法。但其中的一个妙法必不可少,那就是“读”。读得广,读得深,读得真,是写得好的必要条件。同样,写得好的人,对于读,必有一股热情,在认真阅读后并模仿它、比较它甚至超越它。总之,读与写,互有一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