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3619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记得一次体育课后,我问几个孩子最喜欢什么课?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嚷开了,"我最喜欢信息课""我最喜欢美术课""喜欢舞蹈课"……喜欢体育课的人数一小半都不到。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回顾以往的游戏教学,我们认为,只有抓住孩子爱玩游戏的天性,才有可能把孩子吸引到运动场上来。而游戏教学应该侧重考虑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52.
《体育教学》2012,(1):77-79
"教学技能"专栏选题(2-6期)本专题以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  相似文献   
953.
我们已对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数教师也有了进行课后反思的习惯,那么怎样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并借此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呢?一、反思要及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所教的学生往往是同一个年级的数个班,同一个教学内容会上数节课,这就更加突出了课后反思的重要性与及时性。  相似文献   
954.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半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等等,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55.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职业生活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份完美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最基本的可借鉴性的资料。目前,只重视备课而不善于课后反思,已成为许多教师的通病。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956.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所面临的严峻课题。那么,怎样的教学行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谈了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57.
长期以来.我校的教学存在着课堂上掌握不了的知识留到课后.今日事明日做。学生是课堂留下大堆问题.课后再怎么努力也力不从心.问题越积越多,仿佛“阴天拖稻草”,越拖越重。渐渐地就有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基础变得越来越差.从而落人差生队伍一蹶不振,差生的队伍越来越大。教学质量难以取得突破性提高.学校的发展处在艰难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958.
田波 《湖南教育》2010,(12):44-44
接手初三(1)班班主任,我在第一节课上便记住了一位行为特别的男生。一般来说,学生在班主任的课上是不敢放肆的,而这位男生基本上都是趴着听课。纵然我几次暗示,他却坐好不多久,便又趴在桌上了。课后,翻阅孩子们初二时的成绩,他排在班上倒数第九名,于是我在心里就把他定位为“学困生”。  相似文献   
959.
对话之一:思想的起点 王钊(以下简称王):李惠军与郭富斌这两位先生都是久负盛名的特级教师,一南一北、一东一西,而谈“学养”则深湛如海、论“教养”(教学修养)则炉火纯青。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上同台献课,使观者大开眼界,而回顾之下,尤使人觉得余音绕梁,可品、可议。古人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青年教师在这样的课堂面前自然应当“仰之…行之”。然而如果仅于此,大概又会不免于失去了这次观摩的真意义。  相似文献   
960.
王淑红 《现代语文》2009,(12):52-52
课上,有同学忽然提问:"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有许多齐名并称的人物如‘王孟’‘李杜’‘韩柳’等,他们并称时在排序上是随便排序还是有一定规律?"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大家还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笔者于是安排同学们先课后查阅资料,再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