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教育   135531篇
科学研究   4001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716篇
综合类   1654篇
文化理论   91篇
信息传播   1527篇
  2024年   489篇
  2023年   2007篇
  2022年   2763篇
  2021年   3658篇
  2020年   4366篇
  2019年   5688篇
  2018年   2813篇
  2017年   4782篇
  2016年   6080篇
  2015年   7920篇
  2014年   16844篇
  2013年   12549篇
  2012年   13098篇
  2011年   14482篇
  2010年   11056篇
  2009年   8425篇
  2008年   8602篇
  2007年   5691篇
  2006年   3321篇
  2005年   3232篇
  2004年   2027篇
  2003年   1334篇
  2002年   1123篇
  2001年   996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顾名思义,即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但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做到既能听清、又能听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如何提高听力水平这一问题上,很多人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查找各种材料,听力水平却没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实现过程,它包括接收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等几个层次的快速心理活动,这是在多项微技能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包括:辨音分析能力、对照注释能力、领会记忆能力、联想预测能力等。为了提高听力质量,听者…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什么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在这里我引用著名的朗漫出版社出版的《朗漫应用浯言学辞典》所给的定义:The use of the child's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but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language for l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homelangnage for teaching others.this is some-  相似文献   
105.
最近,笔者有幸连续听了多节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课。课堂上,有精彩的教学片段、新颖的教学设计,但暴露更多的还是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06.
体育教学情境下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8名大学1、2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根据交互作用原理考察了在体育教学情境下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内在动机、任务定向目标等动机因素和课堂环境均与学业求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内在动机、任务定向目标、课堂环境对学业求助行为构成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107.
课堂精神环境通常是指日常形成的师生关系及课堂上师生双方心情、心境等因素交织而成的一种氛围。良好的体育课堂精神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古人曾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观察愈细致,反应愈敏捷,思维、记忆等多方面的智力活动也愈有成效。因此,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9.
好课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方案,但好课不需要将课堂封闭在某个流程的固定式教案中.因为好课更重视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蕴含在教学互动中的课堂生成.下面结合一节教学实践课一第1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课),浅谈我们关于“好课无定案、大课求无痕”的部分感想.  相似文献   
110.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认识某人后,便可描述他的特征.但是,在破案过程中,警方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先探知嫌疑人的特征,例如年龄、身高、体重、指纹、行为习惯等等.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搜索罪犯.如何根据特征确定罪犯,相对于已知罪犯描述其特征则是一个反问题.显然反问题比正问题困难得多.在数学中,也有这种反问题.例如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第17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