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教育   10836篇
科学研究   26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81篇
综合类   177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1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852篇
  2012年   1114篇
  2011年   1627篇
  2010年   1427篇
  2009年   846篇
  2008年   1121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785篇
  2005年   981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考试周刊》2011,(25):11-11
如何恰当地提问确实是一种教学艺术,做得好,自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反之,也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并使学生谈之色变。数学课与其它课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应当能充分  相似文献   
992.
张斌 《考试周刊》2011,(39):75-75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93.
吴海兵 《考试周刊》2011,(75):150-150
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在积极投身课改的具体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并感受到这些变化,对我的教学工作认识、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994.
课改以来,不少地方以“朗读、体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乃至唯一手段,似乎谈“训练”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与课改背道而驰。但是,如果我们能坐下来仔细审视新课标,就不难发现,其实“课标”所反对的是课堂内繁锁、机械的训练;是那些功利性很强的对学生能力提高却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题海战”;  相似文献   
995.
当今的教育.以一种自由和谐的人文理念,科学地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环境。营造了宽松氛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由“书声朗朗。丰富多彩”取而代之,其情其景,正如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况。然而热闹过后,检验整堂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师资仍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知识水平低,年龄偏大,个别教师习惯懒散又不善于学习。同时农村小学相对封闭,教师负荷大,条件差,在课改风暴面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产生了许多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997.
教学目标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教学模式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所以,不能用一套模式去教所有的功课,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98.
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好多教师都是穿新鞋走旧路。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及专业人士的引导下,教师们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投入到了新课程的实践当中,大胆地进行了一些课改实验,我认为更重要的应当是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细处。  相似文献   
999.
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上海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经历了从里到外的革新: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知识与技能的位置后移,课程理念倾向于学生发展需求。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学科本体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新一轮课改从课程设置和实践上为进一步推动教改提供了有益尝试,但课程改革除依赖课程设置本身实践,还要求施教者在实践中超越新课程本身,深化对课改和教育的认识以增强动力,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