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5324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4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1147篇
  2013年   1188篇
  2012年   1537篇
  2011年   1854篇
  2010年   1336篇
  2009年   1081篇
  2008年   1630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1030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秦晖 《广西教育》2013,(8):50-50
《树叶》是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了温暖和欢乐,大家都喜欢树叶,树叶很高兴。课文语言朴实,想象丰富,富有童趣。在听《树叶》一课教学时,一位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师:听老师读课文,看看有谁和树叶做游戏?(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  相似文献   
172.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课文,就是要扣紧词语。只有扣紧了词语,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词语,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所谓“扣紧”,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潜心钻研课文语言,精心锤炼教学语言,热情批阅作文语言;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具体的词语,层层追问3个问题,即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这3个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问自己,在课堂上要问学生,并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  相似文献   
17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教学目标1援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援依托语词,把感悟文字和频率振动联系起来,在镜头的推进、拉长、聚焦、蒙太奇中经历"与文字共舞"的奇妙的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174.
在目前的教材体制下,我们面对的一篇篇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和材料,真正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需要我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去挖掘、筛选、提炼,从而变隐性为显性,使"教(学)什么"清晰起来。现以《窃读记》(人教版五上第1课)为例,谈谈如何确定文本"教(学)什么"。一、多角度挖掘文本——"有什么"可以教(学)  相似文献   
175.
菜花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相似文献   
176.
在&;lt;称象&;gt;一课教学中,学生知道了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意会称象的方法。读完课文,我正在思索要不要展开讨论,让学生交流还有没其他称象的方法,忽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不等我点名,“机灵鬼”徐锋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老师,曹冲用水的浮力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用跷跷板来称大象,  相似文献   
177.
过去的阅读教学,由于偏重“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性”,语学科中的阅读教学基本上变成了字词句篇的条分缕析,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流程只是把教参上别人感悟的现成结论硬塞给学生,理性的分析代替了感情丰富的体验,学生获得的认识绝大部分不是自己感悟得来的。作为语老师,教学一篇课,应该让学生感悟什么,笔认为:尽管选入中学阶段的语教材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但我们在教学中选取的感悟点总是有其共性的:它就是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美点。抓住上述四点进行感悟,我们就可以打破过去多年形成的阅读教学程式化的模式,而从不同的侧面真正的理解作品,激活思维,进而张扬阅读主体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8.
付宁 《湖南教育》2007,(8):12-13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一位承担过多次公开课的语文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决定公开课成败的,不是谁用了什么‘花招’,而是谁把课文上得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9.
《蜡烛》是新课程初中语文第八册选人的一篇新课文,作者为前苏联西蒙诺夫。当我读完这篇战地通讯之后.深深地沉浸其中,赞叹不已,爱不释手。这是一篇赞美诗般的锦绣文章,其艺术手法之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反复品味.香味绵长无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