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谢榛与李攀龙"绝交"始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被削名“七子”和与李攀龙的所谓“绝交”是后七子内部的一桩著名公案。五百年来一直为文学史家所关注。其始末缘由虽众说纷纭,但历来同情谢榛者为多,以为李攀龙等人党同伐异、欺凌布衣,继而大张挞伐。事实上,李、谢的决裂是由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其中的是非恩怨十分复杂。根源则在于以“山人”身份干谒的谢榛倔强自负,与诸子时起冲突,又二三其德,作出了一些不够光明磊落的举动,遂激起众怒,李攀龙最终贻书示绝。但实际上,此后诸子与谢榛之间的交往并未中断,李、谢之间还多有书信诗歌往来。  相似文献   
22.
《四溟诗话》是谢榛的诗论专著,该书著录了他的诗学思想。在诗论中,谢榛继承前七子诗学传统,主张以声律为核心,彪炳“盛唐声韵”,重声韵的和谐,抑扬中度,推盛唐诗歌虚实字之妙;在诗歌创作和品评标准上则讲求妙在“含糊”,追求“镜花水月”的含蓄蕴藉之境,实开启了神韵的审美旨趣;以前七子格调为准绳,创作上提倡“妙悟”,谢榛继承严羽诗学而创新。他的“妙悟”是一种“渐悟”,并注重体悟盛唐诗作的“神气”和“精华”,以“妙悟”人“格调”,形成一种“活法”,对前七子的格调有所修正。  相似文献   
23.
谢榛是明代后期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关于其卒年,学界长期以来沿袭潘之恒《亘史》之说,即谢氏卒于1575年。李庆立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出谢榛生于1499年,最早卒于1599年。赵旭近来撰文对李庆立先生关于谢榛卒年的提法进行了辨析,对潘之恒《亘史》关于谢榛卒于1575年之说予以肯定,无论从材料的运用还是从具体论证本身来看,赵文都不足以推翻李庆立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4.
25.
26.
粗鄙时代     
高雅与粗鄙,面对选择,人们的指向或是同一方向,反省自我;大家的行为或是另一方向。被时代熏习过的人,都难逃粗鄙化的命运。当人人都粗鄙化的时候,这个社会与这个时代就难以找到真正值得留下的东西。著名作家冯骥才近日著文写道:"我们一向自诩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那是古代。而我们今天的文化却正在走向粗鄙化!""一个民族文化的粗鄙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损害,而是影响着民族素质的下降,同时致使人们丧失文化的自尊与自信。而失去这种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才是最危险的。"中华文化正在粗鄙化吗?当下的中国人真的很粗鄙吗?  相似文献   
27.
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诗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櫆以“神”论,反映了古理论的诗论化;刘大櫆从“音节字句”求“神气”的学方法,与严羽、谢榛等人的学诗方法一致;刘大针对古提出的审美标准很多是从诗论范畴中借鉴的。  相似文献   
28.
谢榛诗学批评的系统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明史》卷九十九.卷二八七,列传一七五皆有记载.言李攀龙、王世贞辈“称诗指要,实自榛发也。”其有《四溟山人集》二十卷,诗四卷并《诗家直说》四卷留世,本试图通过《诗家直说》来阐述谢榛对诗歌的发生、本质、艺术构思、鉴赏等问题的系统观点,以期勾勒出谢’榛的诗学批评架构。  相似文献   
29.
谢榛的《四溟诗话》在明前后七子的诗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论诗家一样,他也主张"格调论",但与他人的剽窃、蹈袭、模拟不同,他主张贵有新意。他推崇古人,但不迷信古人,在主张"格调论"的同时,他看到了"诗贵性灵"之处。谢榛在格调论的同时,主要在尊唐抑宋、格调的新奇,以及格调内容的丰富与开拓上下工夫,他认为诗要格调好,首先要"神来气来",这样才能"豪健无敌"。谢榛认为好的格调是要辨拙巧、明虚实,齐长短,展气象的。  相似文献   
30.
在格调理论对杜诗给予了详尽解析的背景下,后七子中以谢榛和王世贞为代表的诗歌言论,首次于格调诗论内部出发,对难以细致分析的李白诗歌进行了审美批评的尝试。谢、王二人对李白气格总体特征和学习方法论的阐述,以及对李诗地位、艺术类型和音律审美、篇法、句法等的具体分析,既是在明初"选而不评"基础上的理论拓展,同时也以创作摹拟的方式反映出此时期格调诗学在李、杜并尊情况下对李白艺术风格的理解方式和情感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