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其诗歌吟咏了寰宇的风云,是抗日战争的颂歌,解放战争的颂歌,中国革命的颂歌。人民领袖的颂歌。诗人们在满腔激情地歌颂革命一方的同时,对日、汪、蒋这些丑类和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还深刘地揭示了当时的延安和边区对于后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意义。怀安诗社的作品证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可以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特别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52.
宋代河南地位特殊,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其诗社亦较多,其中洛阳怡老社团尤为学者关注。其实,除洛阳怡老社团外,宋代河南还有不少诗社。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汴京、洛阳,组成人员以官员为主。对宋代河南诗社进行具体分析,也许可以为我们研究宋代河南文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3.
《死亡诗社》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美国电影,主人公基廷老师用他的行动向观众展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基廷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生把握生命、追求自我,反对死气沉沉的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54.
从台湾苗栗县客家籍仕绅在台湾日据时期(1895-1945)成立"天香吟社"诗社来"文化抗日",观察该社内核心成员儒学家风背景,以及日据时期日本政界言论尺度演变对当时台湾"天香吟社"核心成员的影响,探讨当时台湾客家儒士艰辛传承儒风不忘故国之精神。要之,我国传统儒家社会文化传承,不可能因外国突然殖民当地而造成当地儒风突然中断,仍会有"道统型儒士"藉由一些方式来抵御外国殖民势力、思怀故国。  相似文献   
55.
湖畔诗社自问世以来,命运多舛,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本文通过粗浅的考察,把对湖畔诗社70多年的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22—1925,1925—1949,1949至今,并对每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主要研究成果作出一些评述,以期较为清晰地把握学术界对湖畔诗社研究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6.
叛逆地歌唱     
湖畔诗社在中国新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诗歌在真诚、坦率、大胆地歌颂爱情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抗议和不满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们的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同时表现出浓郁的感情色彩。他们的诗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7.
童银舫 《文化交流》2011,(11):61-64
2009年11月7日,我正在参加作协组织的绍兴采风,手机响了,一看,是华宇清教授的手机打来的,但声音却不是他的。因车上人声嘈杂,我无法听清对方的每句话,只是隐约听到"今天刚办完他的后事"。我怕听错了什么,不敢多问,而游览的兴趣一下子消失,水乡景色顿时蒙上一片阴云。当日回到家里,急忙上网查询,  相似文献   
58.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面对教育改革中的具体问题,豫章中学党政领导一班人很重视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断探索教育教改新路子,站在教改前沿,大胆推出特色办学,在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逐步形成富有几大特色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59.
张琰 《文教资料》2007,(15):87-88
本文通过分析湖畔诗歌所包含的“儿童视角”在写作题材、诗歌内容和艺术形式三个方面的表现,以及“儿童视角”在其创作中逐渐减弱乃至消失的原因,说明了“儿童视角”对“湖畔诗社”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蕉园诗社"是清初闺秀诗坛中颇具声望的一个才女诗社,有推动清代妇女文学发展之功,研究这样一个闺秀创作群体,对于我们研究闺秀诗词创作在明末清初复苏繁荣,直至之后出现空前盛况这一文学史上令人兴奋的景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一闺秀创作群体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