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费孝通先生的社区田野调查(尤其是江村调查和云南三村调查)为起点,费先生的村庄生计研究可以分为两个范式,即古典范式和当代范式。这两个研究范式各自隐含着种种结构性社会前提,对它们的剖析和阐述可以回答费孝通先生的两个研究范式在关于中国村庄生计的整个研究脉络中所处的理论地位。如今,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文化和体验的商品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心智)在乡村地区的渗透和扩散有可能成为影响中国村庄生计模式的结构性力量,对这些结构力量的阐述,表明费孝通先生所开拓的村庄生计这一研究方向,至今仍然有其经验活力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2.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他这一生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深受世人敬仰和爱戴,在其思想中最受世人关注的是其文化自觉思想。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意蕴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3.
在对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学术成长历程进行总结后发现: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基础;量身订做的计划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独特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不可或缺的偶然因素是形成创新能力的独特成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活基础;灵活创新的制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64.
文化,有各种不同解释。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相似文献   
65.
《滁州学院学报》2019,(4):29-34
在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消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21世纪人类面临着的严峻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费孝通晚年关注世界发展,在不同场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的思考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什么是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是对观念和行为的觉悟,是对观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创造,是对观念和行为自主性的生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67.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以本文从族际交往这一视角来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当代羚中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民族关系日益融洽.  相似文献   
68.
孙梦云 《留学生》2009,(9):60-61
1936年9月,费孝通从上海搭乘外轮,离开家乡,踏上赴英国留学的迢迢水路。离家之前,他的奶妈包了家中灶上的泥土,悄悄地放在他出国要带的箱子底部。因为民间流行这样一个风俗:出国后,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总是想家,就用家乡的泥土煮一点汤喝,可解烦忧。一张留洋的船票,一包家乡的泥土,似乎预示着费孝通日后中西合璧的文化性格,也预示着他此后行行重行行的学术之途。  相似文献   
69.
本刊讯 为纪念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百年诞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英汉对照版)。  相似文献   
70.
“中国学派”的断裂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浪潮之下,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已经进入了反思阶段,而乡村沦陷,开始进入很多人的视野。这个时候,随着研究对象乡土性的瓦解,学科的根基开始松土,我们是否应该开始担忧下一轮的断裂,以及之后的传承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