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费尔巴哈》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新编译本,“需要”是这部著作中的重要范畴。需要既受生产实践的制约,又推动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推动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又和分工一起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演变。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历史发展的原发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篇幅短小、内容精悍,批驳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不妥之处,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蕴含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内涵,论述了人与教育、环境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理论的重要依据。当前,国家引导构建"大思政"格局。深入研究《提纲》内容,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环境育人理论的理解,对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批判了实体的、自我意识的旧哲学理路的历史和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存在,并且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社会的三重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主客观统一性的实现、思维真理性的检验等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发展的重要方面皆以实践性为基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众多论断深刻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教育对象能动性、增强教育者自为性、强化教育过程历史性的价值指向;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破除虚假观念、深入感性活动、确证人的本质的实践性特征。这些论断为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观点,论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实践所起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一种崭新的实践观——科学实践唯物主义.文章分析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于实践的局限认识,并深刻解读了马克思《提纲》中富含深意的实践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的局限性。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这对于加快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乔锌 《文教资料》2013,(17):97-99
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深刻解读,介绍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以及对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认识,揭示了《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无论是在文本翻译方面还是意义阐释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与补充。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以及解读路径的多元化。通常第二条被视为马克思的认识论转向,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任一文本的意义都需要深度发掘与耕犁。因此,对第二条的解读非但不能止步于此,更需要不断前行。可以说,在原有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的研究维度,将有利于深化文本的理解与意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阐明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的本质和人的能动性等内容,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思维的产物,思维是实践的产物。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实践使哲学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就是以实践为基础,扬弃和继承前人的实践观而不断创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