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西宁教研》2002,(6):4-6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校承担了国家“十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实施方案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2.
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人口增殖,大量农民弃农经商,并根据地域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商帮。在内地商帮里,那些从事传统商业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商人主要有两种:行商和坐贾。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商人?二者对经济各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各大商帮里,徽州商帮是第一大商帮。在此以徽州商人为例略论行商与坐贾。  相似文献   
93.
君谟 《语文新圃》2010,(6):10-11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先拜望外祖母史太君,然后看望大舅舅贾赦,再次是探望二舅舅贾政。贾政斋戒去了,二舅母王夫人负责接待出娘胎第一趟上门的外甥女黛玉。  相似文献   
94.
从明朝初年到清朝末年的五个世纪,晋商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支劲旅.晋商之所以能在几百年间傲立商海潮头,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与明清晋商的价值观念关系重大.明初以来,晋商较早地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束缚,广泛的接受了儒贾相通、义利相合的价值观念,牢固树立了名利兼重的人生价值进取途径,他们一方面结交高官,参与宦海沉浮,另一方面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力图塑造本阶层社会中坚的形象.  相似文献   
95.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钱谦益热衷于藏书,且声名渐高,出现了众多书贾奔赴钱谦益之门的前所未有的盛况。这些书贾带来大量珍本、秘本,为钱谦益成为当时最大的藏书家做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
《说文》:“贾,市也,从贝西声。一日坐卖售也”。又:“市,买卖所之也。”凡市场上的货物交易行为便称之贾。然而长期以来,在古文字里未能找到对应的“贾”字,而常见的一个“ ”字,多释为“貯”字。杨树达先生曾在《格伯簋跋》一文中曾疑此字读为贾。  相似文献   
97.
孔子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出了"君子"(合格人才)、"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并将"三德"(仁智勇)作为"君子"的基本标准、"六材"(仁智勇艺礼乐)作为"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基本标准。从核心素养角度看,这就是孔子的学生核心素养及其结构观。孔子的这些思想是值得我们继承弘扬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也是构建和实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和人的道德完善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的伟大实践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只是社会变革时期所产生的阵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五爱”、“三德”,努力提高公民个体的道德水准,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9.
徐正之 《天中学刊》2001,16(3):41-45
贾谊文章分辞赋与政治论文两类,赋更重情,文益见才,然文中有赋,赋中有文,才中有情,情中有才,才情并茂,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曰:千古才情贾长沙。  相似文献   
100.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是一个见识非凡,才华出众的“改革家”。本将以探春的判词为线索,从探春“敏”的性格、庶咄的悲哀、理家、改革的失败以及远嫁海隅结局等几个方面,剖析探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并探究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