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社会分层与旅游产品的消费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理论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社会与经济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品消费、开发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实质,加强社会分层理论的应用及社会分层对旅游产品消费、开发影响的研究,对于指导旅游产品评价、规划、开发具有现实意义。探析旅游活动的社会分层,明确不同阶层人们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是不同的,适度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中端旅游产品。逐步提升低端旅游产品,可以不断满足各阶层人群的生活需要,实现旅游业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渊源造就了无数文学瑰宝,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自从曹雪芹著《红楼梦》以后,学者们就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于红楼梦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三位奇女子即王熙凤、贾探春和薛宝钗她们的管理风格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几个女子在管理贾府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卓越管理才能和管理智慧,因个人性情差异,形成不同管理风格并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敦煌研究院藏写本<国语·周语下>,存录<国语>正文802字,注文1190字.根据今传<国语>各本及韦注、贾注等与写本<国语>残卷正文、注文的对勘,发现写本<国语>残卷正文在用字等多个方面与今传<国语>有着诸多不同,且有正文脱漏、正文误植注文中等现象.写本<国语>残卷注文和韦注、贾注相较,互有优劣.通过写本注与贾逵<国语>注的辑佚条目对勘,完全可以断定残卷注文不是贾逵的.由于<国语>注唯韦注完整、贾注存世较多以外,其它各家注存世条目很少,无法与写本相关部分对勘,故无法确认写本<国语>注的作者.  相似文献   
106.
谈贾后     
贾南风在“擅政”的元康年间,善于用人,敬重名士,举贤任能,使西晋后期出现“朝野安静”,“海内晏然”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认为,历史常识和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最有资格代表东鲁的,当是贾凫西的故乡曲阜、兖州一带。本文首次考证出《醉醒石》第八回书本源于明成化年间王臣骚扰江南和苏州诸生抗暴一案,第十回前半回书脱胎于青浦豪侠周星卿故事。对于《醉醒石》等古典小说考证中的虚空凿壁和以后世之人、之事硬套书中故事的作法,本文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08.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一度并峙海内,有“南瞿北杨”之号,二者皆历经五代主人,辛苦为役,积书、守书、护书,使得藏书楼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朽,二者又与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晚清四大藏书楼”,其藏弆之富自不待言。叶德辉《书林清话》曾记此两座藏书楼:“赭寇乱起,大江南北遍地劫灰。吴中二三百年藏书之精华,扫地尽矣。幸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保守其孑遗,聊城杨氏海源阁收拾余烬”。  相似文献   
109.
2014年12月20日,"央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用国际视角讲中国故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中宣部理论局巡视员邓晨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丹彦,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陈辉,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等2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研讨会并围绕《1937南京记忆》的影像  相似文献   
110.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迥异于西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