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49篇
科学研究   374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不仅是一部研究《说文》的专著,同时也是训诂学理论与实践的典范之作。段氏在训诂理论上的贡献,对今天的训诂学理论的建立和古籍整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认真总结。从整体性上观照,《说文解字注》一书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背景、逻辑严密的论证系统、不泥旧注的学术创新、广阔而深邃的学术视野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2.
173.
凌解良 《江苏教育》2007,(11):56-57
从教20年来总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我.影响着我——那就是我孩提时代的一位小学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从那时开始“爱”的理念就已经注入了我的血液。  相似文献   
174.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互注”异音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互注,是多音字的异读在不同处的加圈异注,即又音互见。该书为1419个多音字头共加3048圈,这些异读主要有同义异音、专名音变、音变构词三大内容。该书作为科考用书具有简明、通用的特点,对《广韵》、《经典释文》等的异读有传承也有取舍和发展,运用了加圈互注的音义分析方法来辨音明义并考词定字,反映了音变构词批量生成古今字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5.
曹凯 《文教资料》2008,(10):11-12
<文选>版本众多,历来对诸多版本的争议很多,诸版本之间差异也比较大.李善在注<文选>时所用的材料是为古今所称道的,他用大量当时留存的典籍中的文句来解释相关词语,一改过去以义理来训诂词语、解读文章的方法,开创了训诂全新的模式.一方面也为我们保留了大量散佚典籍的只言片语,以及现存典籍的大量佚文.但是历来对李善注引文,颇有争议,尤其是其注引<史记>等史部文献,常常意译、错引,给阅读带来很大困难,现将其典型例子整理出来并校对之,还<史记>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76.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题中。很多同学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频频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177.
<文选>五臣注在训释词义、解说句意、注音、征引典籍、解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注释体例.梳理五臣注的注释体例,为确定五臣注的原貌,从而对李善注与五臣注的混乱情况进行区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8.
明代学者对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进行研习,撰写了不少著述,有对三国史中”魏蜀”正统之争进行论辨,对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进行评述和考证,取得一些成果。其中一些分析结论,与明代当时的理学、心学相适应,强调义理名教思想;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如胡应麟、朱明镐、周婴等对《三国志》与裴注进行考证,大多注重证据,通过归纳解决问题,这开启了清代考据学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179.
郭璞在其注中涉及到语音的“轻重”现象,人们对“轻重”的含义看法不一,且多把郭璞训诂中的“轻重”和音韵学中的“轻重”混同。从现代语音学的观.董来看,郭璞注中的“轻重”实际上是一个听觉概念。  相似文献   
180.
霍生玉 《现代语文》2008,(2):118-119
杨惊是我国唐代著名学者,其<荀子>注是我们研究<荀子>的重要工具.前人研究<荀子>都始自杨注,但杨注也有一些失误之处,比如:不通语法、通假有误、不通文例和校勘失误等.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对杨注<荀子>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