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468篇
科学研究   16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作为国际储备的基础货币,美元在2004年经历了大幅贬值,尽管年初保持了币值的相对稳定,但也无法摆脱自2002年以来的颓势。本文基于汇率决定的相关理论,结合美国的政治经济状况,阐明了“双赤字”、油价上涨以及美国政府的放任态度是美元在2004年继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2.
梳理台湾的科技财政政策并评价比较其绩效,可知广东尚待进一步增强科技投入强度、优化投入结构、改善投入方式并提升以"创新导向度"为核心的相关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13.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财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财政支农的"缺位"与"错位",引发了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增加需方补贴,强化供方激励,完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释放金融供给潜力。  相似文献   
114.
由美国次贷"飓风"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主要经济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国经济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的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影响,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回顾2009年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从危机到恢复,从CPI由负转正。全球股指几乎全部V型反转。A股市场率先于全球反弹。全球涨幅前十名从全球范围来看,上证综指以全年80%的涨幅跻身前十名,而深证成指更以全年111%的涨幅成功晋身第三名,仅次于俄罗斯RTS指数的129%,以及阿根廷MERVAL指数的115%。同时,中国股市总市值在2009年7月15日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位,但这个优势并没有一直保持到年末。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定量分析探究财政货币政策联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张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然而市场化因素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却不十分显著。由此认为,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而且还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动;既需要市场与政策双向驱动,又需要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发力,并以此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教苑新语     
《内蒙古教育》2009,(21):61-61
教育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是教育生出来的,要敬畏她。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指出,对待教育,要少一些干预,多一点爱护、敬畏。 想上公办幼儿园的每一个学龄儿童都应当得到机会,政府要充分重视学前教育,要出台保障性的财政政策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18.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长期依赖外贸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面临较为严峻的冲击。外贸出口减少、市场供给过剩、消费能力不足、物价持续下跌等通货紧缩风险凸现。要克服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困难等不利的局面,必须灵活机动的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依靠发展内需、走自主经济增长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9.
从银河证券给出的2009年市场运行趋势预测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关于2009年市场走势的基本预测可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0.
1938年,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必须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并预见和论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