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4476篇
科学研究   231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147篇
综合类   24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59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司马迁所著《史记》历来是撰史者无法逾越的高峰,本文就《项羽本纪》为例分析作家描写的艺术准则、作家描写的艺术手段,以此探讨西楚霸王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2.
欧内斯特.盖恩斯是一位著名的当代美国南方黑人作家。他是一位充满着历史感的作家,其许多作品都反映或重构美国黑人的历史。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出发,主要讨论其作品《简·皮特曼小姐的自传》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23.
随着人们审美兴致的更迭,时下流行歌曲日益风靡,管弦呕哑、唱腔婉转的戏曲却越来越难觅身影。深受流行音乐熏染的中学生本身就对戏曲艺术兴趣匮缺,更遑论让他们潜下心来学习存有时代隔阂的戏曲作品。但戏曲作品历经了时代的淘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增强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必须走近戏曲作品,认清、把握其重点与难点,如戏曲作品的语言、题材、情感等,并采取鉴赏曲词、品味意境,类推同题材、探究主旨,基于文本、个性解读等教学方法提高戏曲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4.
殷健灵在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中借助了大量的镜子意象,将夏之秋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情感投影于镜中世界,镜中同时再现的是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与社会变迁。每一次镜子都出现于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镜前现实和镜中幻影的争锋对峙,传达出时代的悲音。  相似文献   
125.
桥·弓·母亲     
在我心中,有三件事物具有相同的外形——桥、弓和母亲。 当我伫立在岸边,面对宽阔的河面,我忧愁,我惶恐。忽然我看见了希望,她横卧在河面上,默默无声地承载着上面的行人。没错,是桥。  相似文献   
126.
夜·听雷     
那天,我整个人忽然僵在了床上,双手搭在胸前,只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又是一个闪电掠过,那刺眼的亮光把漆黑的屋子照得通明透亮,我吓得闭紧了双眼,揪心等待那一声震天的雷。  相似文献   
127.
以乔伊斯的《一片浮云》和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分析了“精神顿悟”和“重要瞬间”写作技巧上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两者皆由外界事物引发,反映人物的心理瞬间,促成人物的顿悟和意识的流动。其不同点在于“精神顿悟”是故事循序渐进过程的必然产物,重在揭示社会背景,而“重要瞬间”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无关,重在抒发个人的人生瞬间感悟。  相似文献   
128.
总是会在许多同学写的文字里,读到有关学习和生活的迷茫、艰难。现在的我们确实承担着以前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不曾面对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我们怨艾的理由。连沙漠中都能生长出特有的玫瑰,我们又怎能一味地用灰暗的笔调去书写青春呢?  相似文献   
129.
秋·蝉     
夏天的最后一只蝉, 失去了那亢奋的呜叫, 只留下那轻微的颤动, 树林里铺着层层的落叶, 花残叶落。  相似文献   
130.
《明史·七卿年表》详细记载了洪武十三年以后吏部尚书任、去职的年月始末与结局,所载吏部尚书几乎臻于完备。综合可考的史料,尽可能准确、详备地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二年的吏部尚书进行一番梳理后补订的此十二年间的明代吏部尚书表是对《明史·七卿年表》的补充与完善。对几种吏部尚书表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吏部尚书的任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明代吏部尚书由于受到皇权、阁权和宦权的挤压,导致在整个中央体制中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